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我所思兮在陇原。欲往从之隔秦山。登崖远望涕泗连。我之怀矣心伤烦。佳人遗我双角端。何以赠之雕玉环。愿因行云超重峦。终然莫致增永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关学创始人。他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祖籍开封府祥符县(今河南开封)。 张载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年轻时曾游历四方,...查看更多
蕊_8321
去完善

译文
我在思念远方的故人。然而想要去找她却隔着重重高山。登上高处远远地望去不禁泪流满面。我的内心充满了忧郁和烦恼。美丽的人儿送给我一对角端。我用什么来回报她呢?一个精美的玉制环。但愿我能像云一样穿越崇山峻岭。可惜始终无法到达,唯有感叹命运的无奈。
蕊_8321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陇原:指今甘肃一带地区。 2. 秦山:这里指的是秦岭山脉,横贯中国中部,分隔了陕西与四川等地。 3. 涕泗:眼泪和鼻涕。形容悲伤哭泣的样子。 4. 双角端:古代一种珍贵的酒器。 5. 雕玉环:精美的玉质环佩饰品。 6. 因:借助,依靠。 7. 重峦:层层叠叠的山峦。
蕊_8321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四愁”为题,抒发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第一句“我所思兮在陇原”表明了诗人思念的对象,而在第二句中,诗人用“隔秦山”来形容彼此之间的距离,表现出无法相见的无奈。第三句的“登崖远望涕泗连”描绘出诗人站在高处眺望,泪流满面的一幕,进一步体现了他心中的哀伤。接下来的“我之怀矣心伤烦”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情的心烦意乱。 第五句和第六句描述了佳人的馈赠,其中“双角端”代表的是一种特殊的礼品,而“雕玉环”则是一种精美的饰品。这两句表现了佳人对诗人的关爱和温柔。第七句中的“愿因行云超重峦”是诗人表达希望能像云一样穿越层层高山,去追寻那遥远的佳人。然而,最后一句“终然莫致增永叹”却道出了诗人在现实中无法实现愿望的悲哀,只能不断地叹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张载的笔触,展现出了一位痴情的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失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给人以深刻的审美感受。
蕊_8321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是张载在公元158年创作的一首古诗。 在这个时期,张载生活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他本人也历经沧桑,曾在战争中失去亲人,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冷漠。这段人生经历使他深刻地体会到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艰难。 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逐渐被削弱,道家、佛家等思想开始盛行。张载本人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但他也在尝试寻找一种能够平衡人性与道德的关系,从而实现个人和社会和谐共处的理想。 因此,在这首诗中,张载以四愁的形式表达了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与社会命运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张载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蕊_8321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