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肇庆旧守乐语口号
再岁专城屈令才,西江人至说清埃。
瓜时解组飘飘去,雪夜乘舟得得来。
一笑坐间桑落酒,几声乐奏越王台。
元戎预起阳关恨,不放谯门玉漏催。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辞掉小城令职位屈才了,西江水路人皆知那份清洁光辉。当成熟的季节来临时放下担子飘然离开,趁着大雪的夜晚乘船平安归来。宴会中开怀畅饮清甜的桑落酒,欣赏着音乐演奏的越王台乐曲。老长官起身告别,有如阳关之恨;时间流逝不等人,却不愿放声高歌。
去完善
释义
1. 再岁专城屈令才:此句意为“连续两年任职于这个城市,使得贤明的官员受委屈了”。其中,"再岁"表示连续两年,"专城"指称地方长官的驻地,"屈令才"是使贤能的人受到委屈的意思。
2. 西江人至说清埃:这句是说西江的人们来到这里谈论明君治理下清平的时代。其中,"西江"代指广东西部及广西东部的河流,"清埃"是指清平时代,人民生活安定的社会状况。
3. 瓜时解组飘飘去:这句意味着在甜瓜成熟的季节辞去官职,轻松地离开。"瓜时"指的是每年夏季的农历六月,此时正是甜瓜成熟的时候。"解组"即辞职之意。
4. 雪夜乘舟得得来:这句描述的是作者乘船从雪中归来。"雪夜"表示下雪的夜晚,"得得来"表示回来时的状态。
5. 一笑坐间桑落酒:这句意思是我们在宴会上可以畅饮桑落酒。其中,"桑落酒"是一种古代的美酒。
6. 几声乐奏越王台:这句是说有音乐家在越王台上演奏各种乐器。其中,"越王台"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传说是春秋时期越王勾践登高的地方。
7. 元戎预起阳关恨,不放谯门玉漏催:这两句大意是说,主帅预先感到离别之苦,不忍心让城墙上的时钟催促我们分别。其中,"元戎"是对统帅的尊称,"阳关恨"指的是离别之情,"谯门"指古代的城门,"玉漏催"是指用玉制的漏壶计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洪适在会肇庆时的即兴之作,通过对诗人的遭遇和心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复杂心态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再岁专城屈令才,西江人至说清埃。”诗人描述自己任职于西江边的城市,虽然才华横溢,却只能屈就于此地,而西江的人们却因他的到来而感到清新洁净。这里诗人用“清埃”一词表达出自己虽有治国之才,但却被贬谪流放的心情。
颔联“瓜时解组飘飘去,雪夜乘舟得得来。”诗人以瓜代指离别的时间,意味着自己的离去就在眼前。诗人以飘雪的夜晚乘船归来,表达了他在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流浪后,终于回到了故乡的喜悦心情。
颈联“一笑坐间桑落酒,几声乐奏越王台。”诗人以微笑面对生活的坎坷,在座间品尝美酒,欣赏着美妙的音乐,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豪放气度。这里的“越王台”指的是古代的越王勾践为了纪念自己复国成功而建的高台,象征着诗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元戎预起阳关恨,不放谯门玉漏催。”诗人借“阳关恨”表达了自己对即将离去的惋惜之情,同时也传达出他对家乡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意。这里的“谯门”指的是古代城门上用来报时的建筑,诗人以“不放谯门玉漏催”表达了时间虽逝,但对家乡的思念却永无止境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会肇庆旧守乐语口号》是南宋文人洪适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5年,当时正值南宋高宗时期。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
洪适在这一年中,担任了尚书省右司郎中的职务,主要负责中央政府的文书工作。他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建言献策,为国家治理和百姓福祉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他也在这期间遭遇了一些人生挫折,如家庭中的变故等,这些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这个时期的南宋社会,虽然政治上相对稳定,但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诗人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的挑战,表达了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同时,他也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示了他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