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竹里桃花

标题包含
竹里桃花
风吹雨洗玉猗猗,云卷霞舒锦陆离。 竹夹桃花花映竹,雅如翠障绣西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译文:风雨洗净如玉般优雅挺拔,云卷霞舒如同锦绣斑斓。竹林间桃花与竹子相映成趣,宛如翠屏间的西施。
去完善
释义
《竹里桃花》: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对其中词语的注释: 1. 风吹雨洗玉猗猗:描写春天的美景。风吹指春风吹拂,雨洗指春雨滋润;玉猗猗形容竹子挺拔、茂盛的样子。 2. 云卷霞舒锦陆离:描述了天空中云彩变化多姿的景象。云卷表示云彩聚集,霞舒表示霞光散开;锦陆离表示五彩斑斓的景色。 3. 竹夹桃花花映竹:描述桃花与竹子相互映衬的美景。夹,意为夹杂在中间;花映竹,是说桃花盛开的时候,花瓣倒映在竹子上。 4. 雅如翠障绣西施:赞美这美景犹如翠绿色的屏障上绣着美女西施。雅,高雅、优美;翠障,绿色屏障,比喻竹林;绣西施,用刺绣西施的美丽场景来比喻眼前的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竹子和桃花的美景,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典故相结合,使读者领略到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美好、寄托情感的雅趣。首句“风吹雨洗玉猗猗”展现了对自然景象的细心观察和体悟,诗人用玉来形容竹子,赞美其坚韧的品质和高雅的气质。次句“云卷霞舒锦陆离”则以云彩和霞光为背景,强调竹子的生机盎然,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接下来的两句“竹夹桃花花映竹,雅如翠障绣西施”则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描绘,将桃花与竹子相映衬,突显出景致的美好。以翠障、西施作喻,进一步凸显诗人寄情于景的深远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竹里桃花》是南宋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正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 白玉蟾(约1194-?),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海琼子,出生于广东潮州,他是一位道教南宗五祖之一的道士,擅长诗文书画,并游历四方。他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曲折,他曾游学江南,后来因战乱流亡各地,最后在福建武夷山结庐修炼,终其一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白玉蟾游历四方,目睹了战争、流离失所的人间惨状,同时也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风光。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诗篇之中,创作出了许多描绘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感的佳作。这首《竹里桃花》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对春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