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好事近

标题包含
好事近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春雨如同微尘般细小,楼外的柳条被雨水打湿呈现出黄色。风吹动着绣帘倾斜而去,透过窗户的纱窗可以感受到那寒冷的绿意。美人在元宵节时懒洋洋地剪着花灯,依靠在瑶瑟边哭泣。她走上祭坛点燃香火,祈求着远方辽东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1. 上元灯:元宵节的灯会。这里“美人慵翦上元灯”指的是美人因懒散而不愿参加元宵灯会。 2. 弹泪:流泪。 3. 瑶瑟:用美玉装饰的瑟。瑟是一种古乐器。 4. 紫姑香火:指祭祀紫姑神的活动。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厕神。 5. 辽东:辽河以东的地区,在古代属于边境地区,常常用来借指边关或战事。
去完善
赏析
本词借由“春雨”、“柳丝”、“风约绣帘”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形象地传达了丝丝寒意与春意。尤其是以“黄湿”来形容初春时的柳丝,在点出季节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诗人微妙的心情变化。 接下来的“美人”、“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等语句则是通过描述元宵夜女子哀伤的情境,暗示了家国沦丧所带来的深切悲痛。而最后两句中的“紫姑香火”和“问辽东消息”则代表了人们渴望早日结束战乱的强烈意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好事近》是南宋词人朱敦儒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56年,正值南宋绍兴二十六年。朱敦儒出生于北宋,成长于南宋,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金兵入侵等历史事件。因此,他的作品往往充满了家国情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在朱敦儒创作《好事近》的时候,南宋正处于与金朝的对峙时期。这一时期,南宋政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下来,但始终未能收复北方失地,百姓生活仍然饱受战乱之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敦儒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词人,他的作品中自然流露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在这首《好事近》中,朱敦儒以隐逸者的身份表达了他的政治立场和人生态度。他借用陶渊明的典故,暗示自己愿意像陶渊明一样远离世俗纷扰,过上宁静的生活。然而,这种避世的心态并非完全消极,而是在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选择保持内心的一份平静与超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