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帝京

标题包含
忆帝京
元来老子曾垂教。 挫锐和光为妙。 因甚不听他,强要争工巧。 只为忒惺惺,惹尽闲烦恼。 你但莫、多愁早老。 你但且、不分不晓。 第一随风便倒拖,第二君言亦大好。 管取没人嫌,便总道、先生俏。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原来古人曾经留下教诲。 把锐气磨平和光,是极好的方法。 为什么不听从他们,非要争个高低呢? 只是因为太聪明,招致了许多无谓的烦恼。 你不要有太多的忧虑,会过早地衰老。 你要做到不多心,不偏听偏信。 首先要学会随大流,其次听从他人的意见也不坏。 这样可以确保没有人讨厌你,这样人们就会觉得你是个有趣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元来:原来。 2. 老子:此处作者以“老子”自称,即自己。 3. 曾垂教:曾经留下教诲。 4. 挫锐和光:使锐气减弱,与世俗相融,这里指隐退江湖,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5. 为妙:是最好的选择。 6. 因甚:为什么。 7. 听他:听从他人意见。 8. 强要争工巧:强行追求功名技巧。 9. 只为忒惺惺:只因过于聪明敏感。 10. 惹尽闲烦恼:引起许多无谓的烦扰。 11. 但莫、多愁早老:不要太多忧愁,以免过早衰老。 12. 你但且、不分不晓:你要做到不闻不问,不辨不明。 13. 第一随风便倒拖: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14. 第二君言亦大好:你的建议也非常好。 15. 管取:保证可以。 16. 没人嫌:无人讨厌。 17. 便总道、先生俏:大家都认为你潇洒可爱。
去完善
赏析
《忆帝京》是朱敦儒的一首作品。这首诗通过道家哲学思想的角度表达了一种随性自然、不与人争的生活态度。诗人以道家学派的“挫锐和光”的智慧告诫人们要顺应自然,不要过于执着于争强好胜。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在生活中保持简单、不操心琐事的人生态度。诗人认为,只要能够做到顺其自然,便能过上轻松自在的生活。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颂了自然和谐、不慕名利的人生境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忆帝京》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朱敦儒的一首词作。这首词创作于北宋末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发之际。朱敦儒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生活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官职,后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回乡,过上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在那个时代,北宋王朝正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外部,金国势力逐渐壮大,对中原地区构成威胁;内部,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导致民不聊生。朱敦儒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文人,对这些现象深感痛心。他在这首《忆帝京》中,表达了对往昔太平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忧虑。 朱敦儒在词中回忆了当年繁华的汴京(今河南开封),描绘了当时的市井风情和皇城胜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都已成为过眼烟云,只能存在于记忆中。朱敦儒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他也暗示了国家的衰落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