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一片光辉灿烂,在这万象更新的日子里,人们总是用新的桃符替换掉旧的。

去完善
释义
曈曈:形容太阳初升时光辉灿烂的样子;桃符:古时挂在门上的饰物,用以驱邪,后来演变为春联。

去完善
赏析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借由热闹非凡的爆竹声响,瞬间将读者带入到辞旧迎新的节日氛围之中。“春风送暖入屠苏”则进一步渲染出新春的温馨与祥和,春风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暖意,更寓意着新生活的希望。后两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视角从个体扩展至广阔的社会层面,旭日东升照亮千家万户,而新年更换桃符的传统习俗,则象征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文笔清新明快,既展现了春节的欢乐气氛,又隐喻了作者对于改革前景的美好期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元日》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初期。在这一年里,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法,期望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弊端。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对王安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他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也为他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在这一时期,北宋社会内部矛盾日益突出,内外交困。一方面,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加大;另一方面,外患不断,边关告急。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王安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治主张和政策措施,试图通过改革实现国家的富强。这些措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阻力,但王安石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推进变法事业。
因此,《元日》这首诗不仅是对新年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王安石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的真实写照。诗中通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等诗句,展现了作者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和对改革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