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二士避雨岩

标题包含
二士避雨岩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 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 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怒吟。 岩中歌式微,相和相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廌(1059年-1109年),字方叔,号德隅斋主人,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北宋文学家。 李廌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以文学见长。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结识了许多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遇到困难时我们要携手共进,无论地域差异。 我与夫子的友谊坚定不移,如同百炼成钢。 我们在阴凉的悬崖边躲避骤雨,恰如一群群龙在愤怒地咆哮。 在山洞中一起唱起《式微》这首诗歌,互相唱和、知心知意。
去完善
释义
1. 胡粤:泛指我国南方地区。 2. 夫子:对他人的尊称,此处指诗人的朋友。 3. 义烈:高尚的品行和强烈的正义感。 4. 断金:指坚定的友谊。 5. 式微:《诗经·邶风》中的诗篇名,这里用来表示在困境中相互支持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二士避雨岩》是北宋诗人李廌的一首描绘与朋友共同度过困境的诗歌。诗人以“二士”作为标题,强调了两个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的“胡粤”在这里指的是诗人和他的朋友分别来自不同的地方,但他们在遇到困难时都能团结一致,共度时艰。在危难时刻,诗人与朋友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之间的感情如断金般坚定不移。他们在山岩间躲避狂风暴雨,仿佛是一群龙在怒吼。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还一起唱起了《式微》之歌,互相唱和,彼此理解对方的情感。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他们在困难面前的无畏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二士避雨岩》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北宋时期,大约是公元960-1127年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李廌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这使他倍感挫败。尽管如此,李廌并未放弃对文学的追求,他继续游历四方,结交文友,抒发心中感慨。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李廌接触到了许多社会现象和人生百态。他在游历过程中,发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景观,如“避雨岩”。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士人在这块岩石下避雨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