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日长简仲咸

标题包含
日长简仲咸
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 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 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罇。 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年-1001年),字元之,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山东巨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禹偁进士及第,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如何度过这漫长的时光直到黄昏?在这个偏远的郡县里,我作为一名悠闲的官员,白天关闭家门。我翻阅着杜甫的诗集,感受着那个诗歌世界的美丽;同时,我也在研究老子的《道德经》,试图探寻真理的源泉。 风吹过北院,花瓣随风飘落如雪;月亮升起在东楼上空,我独饮一杯美酒。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年我担任这个职位,我的内心恐怕会感到无比的失落,无人可以倾诉。
去完善
释义
1. 日长:指夏日白天时间漫长。 2. 计:设法。 3. 何计:无法计算或形容之意。 4. 到黄昏:太阳即将落到地平线以下的时间。 5. 郡:行政区划单位,中国古代的州、府、县都是“郡”的下属单位。 6. 官闲:官员清闲无忙碌之事。 7. 昼掩门:白天关着门。 8. 子美:杜甫的字,这里代指杜甫。 9. 集:诗集,集合。 10. 诗世界:诗歌所描绘出的世界。 11. 伯阳:古代道家学者,这里指老子。 12. 书:道德经,老子的重要著作。 13. 见道根源:阐述出道德哲学的根本观点。 14. 风飘北院:北方院子里的风吹过。 15. 花千片:指花瓣被风吹散飘落的样子。 16. 月上东楼:月亮升上了东边的高楼。 17. 酒一罇:斟满酒的杯子。 18. 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人,这里指作者与仲咸的关系。 19. 主郡:担任郡守职务。 20. 牢落:寂寞空虚的状态。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日长何计到黄昏,郡僻官闲昼掩门”中,诗人首先以“日长”、“郡僻官闲”表达出闲适的生活状态,使人们想像到悠闲的时光在无形的流逝中度过。然而,这样的生活背后,是诗人对国家时事的关注和忧虑。“何计到黄昏”暗示了时间漫长却无法入睡的焦虑心态。 颔联“子美集开诗世界,伯阳书见道根源”中,王禹偁提到了杜甫(字子美)和老子(号伯阳)。通过开启杜诗之世界与揭示道德之根本,诗人由此表达了自己在诗歌和哲理层面的追求与理想。 颈联“风飘北院花千片,月上东楼酒一樽”将景致的描绘表现得十分生动。“风飘北院花千片”形象地呈现了春天花朵盛开时的美景,表达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月上东楼酒一樽”则显示了诗人独自饮酒,享受宁静的夜晚。 尾联“不是同年来主郡,此心牢落共谁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如果不是同年好友来此地任官,他心中的忧郁又有谁可以分享和理解呢?这里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内心的深深关注,也表现了他对知己的渴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揭示了诗人矛盾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满足,又有深深的忧虑;既有诗意的陶醉,又有哲理的思考;既有对同道的期待,又有心灵的孤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日长简仲咸》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988年,当时王禹偁在扬州任官。这一年,他受到政治上的迫害,被贬谪到扬州。这段时期,他的心情低落,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在这段时间里,北宋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政治上,实行科举制选拔官员,推动官僚体制的改革;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城市商业日益繁荣。然而,这样的变革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道德沦丧等。王禹偁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人,对这些现象深感忧虑,并在诗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关注。 这首诗通过描述夏日的炎热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认为,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追求名利,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和自我实现。这种人生观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反映了他在面对个人遭遇和社会问题时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