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
云梦江头见故城,人间四十载垂名。马蹄践处东风急,
腾身飞上凤凰阁,惆怅终乖吾党情。
锦帐先生作牧州,干戈缺后见荒丘。兼无姓贾儿童在,
旅魂频此归来否,千载云山属一游。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江边我见到了古老的城池,这个城市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马蹄践踏的地方刮起了猛烈的东风,我纵身一跃登上了凤凰楼,心中却充满了惆怅,因为最终我还是要离开这里,违背了我对这里的情感。
锦帐先生被任命为牧州的地方官,战争过后,他看到的是一片荒凉的土地。在这里,已经找不到曾经繁华的市井,连孩子们都已经失去了姓氏。
不知道在旅途中徘徊的灵魂是否还能回到这里?这千年的山水似乎只为我这一次游览而存在。
去完善
释义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是唐代诗人黄滔创作的一组诗。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
1. 云梦江头:指长江边上的云梦泽。云梦泽是中国古代的大湖之一,位于今湖北境内。
2. 故城:指古代的城池。这里指郑郎中的墓地。
3. 人间四十载垂名:指郑郎中去世已经四十多年,但他的名声仍然流传在人间。
4. 马蹄践处东风急:形容春天的到来,东风吹拂,万物复苏。
5. 腾身飞上凤凰阁:指登上高处的楼阁,眺望远方。
6. 惆怅终乖吾党情:表示对郑郎中的怀念之情。惆怅,因思念而忧伤的心情;终乖,终究背离。
7. 锦帐先生:指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他曾担任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时人称之为“锦帐先生”。这里借指郑郎中。
8. 牧州:指治理州郡。
9. 干戈缺后见荒丘:指战乱结束后,看到曾经繁华的城市变成了荒凉的山丘。干戈,古代战争用的武器,这里代指战争。
10. 姓贾儿童:指从事商业活动的孩子。这里的“姓贾”是双关语,既指儿童从事商业活动,又指儿童没有姓氏,意指社会贫困。
11. 旅魂频此归来否:指自己的灵魂是否经常回到这个地方。旅魂,流浪者的灵魂;频此,频繁地回到这个地方。
12. 千载云山属一游:指在千年之中,有机会游览这片云山胜景。
去完善
赏析
这两首诗是黄滔途经安州时悼念故友郑郎中的作品。诗人以云梦江头的故城为引,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思和对故人郑郎中的怀念。同时,通过对故城的描绘,诗人在感叹世事沧桑的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已逝时光的无奈和惋惜。诗中以“马蹄践处东风急”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沉痛之情。
第二首诗则是对郑郎中的悼念。诗人以“锦帐先生”的称谓来称呼郑郎中,既表达了他对郑郎中的尊敬,也表现出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诗人通过描述郑郎中所治理的牧州,如今已经变成了荒丘,表达了对自己好友的惋惜。同时,诗人还通过“兼无姓贾儿童在”这一句,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突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凋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是唐朝诗人黄滔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末时期,具体年代无法确定。此时唐朝正处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的动乱时期,皇权日渐衰弱,地方势力逐渐崛起。
黄滔作为一位在唐朝末年活跃的文人,曾屡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及第。他在社会上并未获得显赫的地位,而是以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为人所知。在此时期,黄滔游历各地,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经安州感故郑郎中二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在乱世中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遭遇的感慨。这首诗通过描绘郑郎中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