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沁园春

标题包含
沁园春
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 念聚星高宴,围红盛集,如何著得,华发陈人。 勉意追随,强颜陪奉,费力劳神恐未真。 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 岩扃。 旧菊犹存。 更松偃、梅疏新种成。 爱静窗明几,焚香宴坐,闲调绿绮,默诵黄庭。 莲社轻舆,雪溪小棹,有兴何妨寻弟兄。 如今且,趓花迷酒困,心迹双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朱敦儒(1081年-1159年),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他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著名词人,河南洛阳人。 朱敦儒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才华横溢。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与当时的文...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回归故里,尽情享受生活。回想起昔日的高朋满座,欢聚一堂的时光,发现自己已经满头白发,不复当年。勉强参与各种活动,费尽心力,并非发自内心。请您不要见怪,最近频繁推辞各种高雅聚会,不是因为无情无义。 那古老的门庭,曾经的老菊花依然绽放,还有刚刚种植的松树和梅花。喜欢明亮的窗户旁,点燃香炉,享受静谧的时刻,悠闲地弹奏着琴,默默地诵读古籍经典。乘舟畅游莲社,泛舟雪溪,兴起时可以探访好友兄弟。暂且抛开世俗烦恼,用心感受生活,身心清净。
去完善
释义
1. 七十衰翁:指诗人年岁已高。 2. 告老归来:指诗人辞去官职,回到家乡。 3. 放怀纵心:指诗人回到家乡后,心境变得轻松自在。 4. 念聚星高宴:比喻高官显贵的宴会。 5. 围红盛集:指宴席上热闹的场面。 6. 华发陈人:指头发花白的老人,即诗人自己。 7. 勉意追随,强颜陪奉:指诗人尽力跟随众人,勉强陪伴应酬。 8. 费力劳神恐未真:指诗人在应酬中感到力不从心,难以真心投入。 9. 君休怪,近频辞雅会,不是无情:意思是请不要责怪我最近频繁地拒绝高雅的聚会,这并不是因为我没有感情。 10. 岩扃:山洞的门。 11. 旧菊犹存:指曾经种植的菊花还在。 12. 更松偃、梅疏新种成:指松树和梅花的新品种已经种植成功。 13. 爱静窗明几:喜欢安静的环境和明亮的窗户。 14. 焚香宴坐:指在宴会上点燃香火,保持内心的平静。 15. 闲调绿绮:指悠闲地弹奏古琴。 16. 默诵黄庭:指默默诵读道家经典《黄庭经》。 17. 莲社轻舆:指乘坐轻便的车辆去莲花池边游玩。 18. 雪溪小棹:指在冰雪覆盖的小溪上划船。 19. 有兴何妨寻弟兄:指有兴趣的话不妨去找找朋友一起游玩。 20. 如今且,趓花迷酒困,心迹双清:指现在暂且躲开繁华的生活,摆脱醉酒的烦恼,使心灵和行为都变得纯洁。
去完善
赏析
《沁园春》是朱敦儒的一首词,描绘了作者在告老还乡后的生活场景和心理状态。这首词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退休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通过对比自己在聚会中的状态,展示出作者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首先,词人以“七十衰翁,告老归来,放怀纵心”开篇,奠定了整首词的基调。在这里,朱敦儒以一个年老的形象出现,告别了过去的官场生涯,开始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接下来的句子中,他回忆了过去参加的各种宴会,感叹自己已不再年轻,华发丛生。虽然勉强自己参与各种活动,但终究觉得力不从心。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对年华流逝的感慨。 下片则转向了对退休生活的具体描绘。朱敦儒提到了自己的居住环境,那里有旧菊、新种的松、梅树等,环境宁静而优美。在这里,他喜欢焚清香,静坐读书,或弹奏琴曲,或诵读道家经典。这种生活看似平静,实则蕴含着深深的哲理。 结尾部分,作者提到自己有时会乘轻舟去探访朋友,一起欣赏美景,度过愉快的时光。这样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让他的心灵得到净化。在这里,他呼吁人们不要为世俗所困,要保持一颗清静的心。 总的来说,《沁园春》一词展示了朱敦儒在面对晚年生活时的心态变化。他从过去的繁忙生活中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这首词以其深刻的思考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沁园春》是南宋诗人朱敦儒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渡初期,即公元1127年至1135年间。这一时期,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中原沦陷,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朱敦儒在这一时期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原本是北宋末年的一位隐逸文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然而,随着金兵的入侵,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南渡后,朱敦儒被迫离开了故乡洛阳,来到了江南地区。他的家园被毁,亲友离散,这使得他对故土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朱敦儒创作了《沁园春》。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民众的悲惨命运和无奈的现实。在词中,朱敦儒以“寒泉”、“夜雨”等意象描绘出战争的残酷和对家园的破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渴望。同时,他还借用了杜甫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达了自己漂泊无依、无处安身的困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