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涧叔见寄
五年风雨别,家信忆浮沈。
独隠金仙屋,谁明铁汉心。
粤邻蛮瘴恶,蜀急客忧深。
此地无黄犬,朝朝说寄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风雨飘摇的五年里分别,家中书信犹如孤舟起伏不定。
独自隐居在金仙洞中,谁能明了这位坚韧之人的心呢?
临近的广东地区满是瘴气,四川的情况令人担忧。
在这个地方没有传递信息的黄犬,天天都希望能听到家中的消息。
去完善
释义
和南涧叔见寄:是南宋诗人刘黻的一首七言律诗。
1. 南涧叔:指的是作者的朋友,这里可能是作者的尊称或称呼他的字。
2. 家信:指给家人寄去的书信。
3. 浮沈:比喻时间的流逝。
4. 金仙屋: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作者的家乡或者隐居所。
5. 铁汉心:形容刚毅坚强的意志。
6. 粤邻:广东地区,这里可能指刘黻所在的福建地区与广东的交界地带。
7. 蛮瘴:古代对南方边远地区的贬义称谓,这里可能是指广东地区的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
8. 蜀急:四川一带的紧急情况。
9. 黄犬:古人有“托犬吠鸡”的成语,这里可能是指寄送消息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和南涧叔见寄》是南宋诗人刘黻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以五言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在与友人分别五年的岁月里,对家乡、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伦情怀。
首联“五年风雨别,家信忆浮沈”,描述了与友人别离已有五年之久,而家中的消息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这里的“风雨”既指实际的风雨,也象征了人生的艰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家乡的牵挂。
颔联“独隠金仙屋,谁明铁汉心”,描绘了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内心的坚定犹如铁汉。这里体现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
颈联“粤邻蛮瘴恶,蜀急客忧深”,描述了南方地区的恶劣环境,以及客居他乡的忧虑。这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切。
尾联“此地无黄犬,朝朝说寄音”,则表达了诗人盼望与友人相聚的心情。尽管目前条件艰苦,无法传递信息,但诗人依然心怀希望,期待有一天能再次听到友人的声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友情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坚定的品质和人伦情怀。虽然生活艰难,但他依然坚持信念,期待与友人的重逢。这种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人们感受到诗人对生活坚韧的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南涧叔见寄》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黻所作,创作于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年-1274年)。这个时期,正值南宋末年,金人入侵,民族矛盾尖锐,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刘黻,字处义,号南涧,浙江温州人。他是一位有志向、有抱负的文人,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才华并未得到重用,反而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到贬谪。然而,这并没有消磨他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在这首诗中,刘黻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他用“雁字排空”来比喻国家的局势,表达了金人对南宋的侵略;用“荔子江头”来形容百姓的生活,展现了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同时,他还表达了自己愿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和南涧叔见寄》创作于民族矛盾尖锐的南宋末年,反映了刘黻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他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