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门外东风雪洒裾。
山头回首望三吴。
不应弹铗为无鱼。
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
时平不用鲁连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如今太平盛世,并不需要我效仿鲁仲连般投笔建功。

去完善
释义
鲁连书:典出《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以一封书信劝退秦军,解赵国邯郸之围。此句暗喻自己虽怀才但未逢施展机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开篇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画面,通过“东风”“雪洒”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孤寂与苍凉的氛围。接着,“山头回首望三吴”一句将视野拉远,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以及离别的惆怅。
下片则转入内心独白。“不应弹铗为无鱼”展现了作者豁达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怨天尤人。“上党从来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两句气势恢宏,既赞美了上党的战略地位,又彰显了自己的品格追求——坚守儒家精神,不愿随波逐流。
最后“时平不用鲁连书”收束全篇,看似淡然,实则蕴含着深深的无奈与矛盾心理。一方面,他庆幸于时代安定,另一方面又为自己才华未能充分施展感到遗憾。整首词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真挚,体现了苏轼特有的旷达胸襟与深沉思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浣溪沙》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著名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左右,此时的苏轼已经离开京城,被任命为杭州知府。在这段时间里,苏轼经历了官场上的起起落落,心情颇为复杂。
在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场政治变革对北宋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此并不完全赞同,他认为新法过于激进,可能导致民生困苦。因此,他在官场上屡次上疏反对,最终导致了被贬离京的命运。
尽管如此,苏轼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浣溪沙》一词中,他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展现了苏轼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