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琵琶行

标题包含
琵琶行
长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断鱼龙舞。 芦花荻花愁暮云,天风吹我客湓浦。 移舟回首思故人,凄然一登琵琶亭。 琵琶亭上秦天远,琵琶亭下楚江横。 呜呼我祖唐少傅,兜率天中已归去。 客来倚棹问渔翁,香山居士今何处。 冰魂雪魄挽不回,涛山浪屋空崔嵬。 樯乌惊起水鸥睡,遶船明月夜徘徊。 谪官江左秋风惨,江上黄昏月黯黯。 那堪送客闻琵琶,况对怨女不伤感。 洛阳城外虾撁陵,下有甲妓何娉婷。 花落色衰婚舶客,独守孤舟伴月明。 手抚琵琶意呜唈,挑拢撚抹缓复急。 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妇岂不泣。 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 碧落黄泉两凄苦,幽愁暗恨不堪听。 凛如猿咽梧桐晚,款若鶑啼春昼暖。 鹍弦转处如胡笳,宫调弹时若羌管。 江州司马一断肠,灯前老泪如雨滂。 老妇低眉娇滴滴,琵琶掩面罗衣香。 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 诉尽平生云雨心,尽是春花秋月语。 罗衣揾泪向人啼,妾是秦楼浪子妻。 流落烟尘归未得,青楼昔在洛阳西。 今嫁商人岂妾意,一曲萧骚夜无寐。 秋风吹破居士心,琵琶声声堕珠泪。 居士左迁鬰小邦,鼎鼐志愿犹未降。 闻其曲声见其语,万斛愁肠如秋江。 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 江风飕飕江水寒,不见长安十年话。 当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长江滔滔,千载不息;鱼龙飞舞于江流之间。芦花与荻花在暮云中更显忧愁,天风吹过,我在湓浦之地感受到过客之叹。移动船只回首思念故人,感慨之情涌上心头,登上琵琶亭更显凄凉。琵琶亭之上,天色遥远;琵琶亭之下,楚江浩渺。悲呼我的祖先,那位唐朝少傅,已在天堂之中长眠。客人来访,借问渔夫:“香山居士如今身在何处?”然而,逝者已矣,生者仍在涛山浪谷之中。船头的乌鹊被惊醒,水鸥正在沉睡,月光洒满夜空,绕着小舟徘徊不定。我被贬到江南,秋风之中倍感萧瑟;江上的黄昏和月色愈发暗淡。那离别的痛,对琵琶声的感触尤为深切,更何况面对这位哀怨的女子呢?洛阳城外的虾撁陵下,有一位甲姓美女如此婉约。如花容颜逐渐凋谢,她却依然守着孤舟陪伴月明。手抚琵琶,心中哽咽;旋律时而平缓,时而激昂。大弦的哀伤,小弦的悲切,谁能不为此落泪?当霓裳舞曲停歇,六幺之声响起,四弦拨动,如同撕裂丝帛的悲鸣。无论是碧落还是黄泉,都充满了悲苦,那些幽深的愁绪,沉痛的悔恨,令人不忍听闻。琴音时而如泣如诉,宛如猿猴哀鸣在暮年的梧桐树间;时而又婉转悠扬,仿佛黄莺在春日午后啼鸣。弓弦转动之处如胡笳之音,宫调弹奏之时又如羌笛之声。江州司马为之断肠,灯火阑珊处泪如雨下。老年妇人低眉顺眼,琵琶遮面,罗衣散发出香气。初时弹奏如珍珠散落,之后则如丝丝细线,声声敲击着落花雨滴。倾诉了生平的风流韵事,都是春花秋月的故事。轻衣沾泪,琵琶声中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身世。她曾经是秦楼女子,而今却已流落风尘,无法回归。如今嫁给了商人并非她的意愿,一曲哀婉的夜晚却无法入睡。秋天的风打破了香山居士的心,琵琶声声坠落珠泪。我因被贬而离开京城,功名事业至今未果。听到这曲子,看到这些话,万斛愁肠犹如秋天的江河。江边的花朵、草地,还有庐山下的房屋,都在春日的花朝,秋日的月夜中等待。江风轻拂,江水寒冷,但依旧难以忘怀长安十载的峥嵘岁月。
去完善
释义
1. 《琵琶行》: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描述了琵琶演奏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感人故事。 2. 白玉蟾:南宋诗人,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号止止道人,又号白玉蟾。 3. 浩浩:形容水流宽广。 4. 鱼龙舞:指鱼和龙在水中游动的景象。 5. 芦花荻花:指芦苇和荻的花。 6. 天风吹我客湓浦:比喻自己被命运之风吹到湓浦这个偏僻的地方。 7. 移舟:移动船只。 8. 故人:这里指白居易。 9. 凄然:形容悲伤的样子。 10. 一登:登上一次。 11. 秦天:指遥远的天空。 12. 楚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 13. 呜呼我祖唐少傅:表达对已故先祖的怀念之情。 14. 兜率天:佛教用语,指天人所居之处。 15. 冰魂雪魄:形容纯洁高雅的品质。 16. 涛山浪屋:形容波涛汹涌的景象。 17. 樯乌:指船上的乌鸦。 18. 水鸥:水鸟的一种。 19. 遶船:围绕船只。 20. 江左:指长江下游地区。 21. 洛阳城外虾撁陵:虾牵陵位于洛阳城外。 22. 甲妓:指乐妓。 23. 娉婷: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24. 花落色衰:形容女子的容颜逐渐衰老。 25. 婚舶客:指嫁为人妇的女子。 26. 嫠妇:寡妇。 27. 大弦哀哀小弦悲:形容琵琶声音的高低起伏。 28. 霓裳:古代乐曲名。 29. 六么:古代乐曲名。 30. 碧落黄泉:指天上和地下。 31. 幽愁暗恨:指内心的忧愁和悔恨。 32. 凛如猿咽梧桐晚:形容琵琶声音的悠扬婉转。 33. 款若鸎啼春昼暖:形容琵琶声音的甜美欢快。 34. 鹍弦:古代乐器名。 35. 胡笳: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 36. 宫调:古代音乐术语,指音阶中的基本音级。 37. 羌管: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 38. 江州司马:指白居易,他曾担任过江州司马一职。 39. 老妇低眉:形容老妇人的谦卑神态。 40. 娇滴滴:形容女子的柔美。 41. 罗衣香:指女子身上的香气。 42. 如珠后如缕:形容琵琶声音的清脆和悠长。 43. 落花雨:形容琵琶声音的美妙。 44. 云雨心:形容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 45. 春花秋月语:形容女子诉说心事的话语。 46. 揾泪:擦眼泪。 47. 青楼:指妓院。 48. 昔在洛阳西:指女子过去在洛阳城的生活。 49. 春江花朝秋月夜:形容春天的江河、花朵和秋天的月亮的美景。 50. 飕飕:形容风声。
去完善
赏析
《琵琶行》:苍凉与哀愁的诗意回响 这首《琵琶行》是白玉蟾的经典之作,他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为基础,用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重新诠释了这一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通过对长江、琵琶亭等景物的描绘,以及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苍凉与哀愁的诗意氛围。 首联“长江浩浩送千古,江流不断鱼龙舞。”以长江浩渺的形象开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紧接着,诗人通过“芦花荻花愁暮云,天风吹我客湓浦。”表达了漂泊不定、离愁别绪的心情。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通过对琵琶亭的描述,以及对白居易的怀念,进一步表达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其中,“呜呼我祖唐少傅,兜率天中已归去。”一句,既表达了对先祖的敬仰,也流露出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的悲哀。 诗人在描写琵琶女时,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大弦哀哀小弦悲,孤舟嫠妇岂不泣。”形象地描绘了琵琶女的哀愁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她的同情和理解。此外,诗人还通过“霓裳才歇六么鸣,四弦尽作裂帛声。”传达出音乐中的凄厉之美,使整首诗更加扣人心弦。 最后,诗人通过对自身的感慨,以及对白居易的怀念,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其中,“江花江草庐山下,春江花朝秋月夜。”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也揭示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奈。 总的来说,《琵琶行》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成功地传达了苍凉与哀愁的诗意氛围,令人回味无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琵琶行》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长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5年,当时正值南宋晚期,政治腐败,外患频繁。白玉蟾作为一名爱国诗人,对国家的命运忧心忡忡,因此他的诗歌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在创作《琵琶行》时,白玉蟾正面临着人生的低谷。他曾因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这使得他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诗歌更具有现实意义。 在同时间段内,南宋正处于金、蒙古等国的侵略威胁之下,国内政治腐败严重,民生疾苦。这种时代背景使得白玉蟾的诗歌更加具有历史使命感,他通过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在《琵琶行》中,白玉蟾以琵琶为载体,通过描绘琵琶演奏者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他以强烈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使这首诗成为了南宋时期的一部重要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