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宴共乐台
画栋朱甍插紫清,连山带水自纡萦。
闾阎高下鱼鳞比,田亩纵横碁局平。
花发鸟啼春耐事,夜阑客散月多情。
寸阴自古千金重,一笑人间万虑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建筑点缀着青山绿水,风景如画。
村落层层叠叠,如同鱼鳞般错落有致,田地纵横交错,如同棋盘般整齐划一。
花儿盛开,鸟儿欢唱,春天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夜幕降临,人群散去,月光洒满大地,充满柔情。
时间宝贵,自古以来就被珍视如金;放下烦恼,笑看人生,万事皆可释怀。
去完善
释义
1. 画栋:绘有图画或雕花的梁栋。
2. 朱甍:红色的屋脊。
3. 紫清:原指天上的紫微垣星,后借指天上。此处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壮丽。
4. 连山带水:连绵不绝的山川。
5. 纡萦:曲折缠绕。
6. 闾阎:里巷的门,这里代指房屋。
7. 高下:高低起伏。
8. 鱼鳞比:形容房屋紧密排列,如鱼鳞般有序。
9. 田亩:田地。
10. 纵横:纵横交错。
11. 碁局平:形容田地耕作整齐。
12. 花发:花开。
13. 夜阑:夜深。
14. 万虑轻:指心情愉悦,忘却所有烦恼。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宴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画栋朱甍”、“连山带水”等词句形象地描绘了宴会场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而“寸阴自古千金重”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珍惜的观念,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短暂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宴共乐台》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黄公度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时期(1127-1279年),即黄公度的晚年时期。这一时期,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较快,但同时仍然受到北方金朝的压迫。
在这一时期,黄公度因政治斗争失意而被贬谪到地方担任官员。他在这段时间里,对国家的忧患意识以及对人民的关切之情愈发强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当时的社会现实,通过诗歌表达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此外,黄公度在当时还受到了儒家传统教育的熏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的诗才横溢,善于运用拟人化、比喻等手法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现象,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因此,在这首《春日宴共乐台》中,黄公度借春日宴会表达对国家太平盛世的向往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无奈。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