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
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
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拿虬。
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
优游。
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
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
故国归帆隐隐,西昆往事悠悠。
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条小路分成三条,三个亭子并排而立,这个小小花园别有一般清幽景致。曲折的围栏和低矮的栏杆,四季的春光都在这里留下痕迹。奇特的石头错落有致,如同卧虎;高大的松树气势磅礴,犹如盘龙。傍晚时分,我拄着竹杖漫步,风吹过万里的旅程,带来了一天的凉爽。
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吧。在白天,我们弹琴对饮,谈笑风生。暂且忘却繁忙的生活,不妨就身处这南方的小城。远远望去,家乡的帆船若隐若现,想起西昆的故事,恍如昨日。都不必去追寻那些故事,如同十二位美女一样,斟酒聆听那轻轻的歌声。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
1. 一径叉分:一径,一条小路;叉分,分开。
2. 三亭鼎峙:三亭,三个亭子;鼎峙,像鼎足那样并立。
3. 小园别是清幽:小园,小的花园;别是,别有特色;清幽,清新而幽静。
4. 曲阑低槛:曲阑,曲折的栏杆;低槛,较低的门槛。
5. 春色四时留:春色,春天的景色;四时,四季。
6. 怪石参差卧虎:怪石,形状奇特的石头;参差,高低不齐;卧虎,卧伏的老虎。
7. 长松偃蹇拿虬:长松,高大的松树;偃蹇,弯曲的样子;拿虬,捉拿盘曲的蛟龙。
8. 携筇晚:携筇,拿着拐杖;晚,傍晚时分。
9. 风来万里:风来,风起;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10. 冷撼一天秋:冷撼,寒冷的感觉;一天秋,整个秋天的感觉。
11. 优游:悠闲自在。
12. 销永昼:消磨漫长的白天。
13. 琴尊左右:琴,弹琴;尊,饮酒。
14. 宾主风流:宾主,客人和主人;风流,风度。
15. 且偷闲:暂且享受闲暇时光。
16. 不妨身在南州:不妨,表示让步,虽然…但是…;身在南州,身处南方地区。
17. 故国归帆隐隐:故国,故乡;归帆,归来的船帆;隐隐,隐约可见。
18. 西昆往事悠悠:西昆,西边的山峰;往事,过去的事情;悠悠,长久的样子。
19. 都休问:都,全都;休问,不要问了。
20. 金钗十二:金钗,金银制成的首饰;十二,泛指众多。
21. 满酌听轻讴:满酌,斟满酒杯;轻讴,轻轻歌唱。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漫游小园的词作,意境深远,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勾勒出了园林的别致布局,透露出小园独具匠心的美感。而“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则进一步展现了园中的盎然生机,春色四季常在,使人心旷神怡。接下来,“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拿虬”以生动的描绘展示出园林景观的特色:形态各异的石头犹如卧虎,长松犹如拿虬,形象生动。而后“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则表现出游人的思绪随风飘荡,感受到了秋季的凉爽气息。
下阕中,“优游。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描绘了诗人在园林中的悠哉生活,琴瑟悠扬,宾主尽欢。紧接着“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故国归帆隐隐,西昆往事悠悠。”表现了诗人虽有忧国忧民之心,却又能忘怀尘世纷扰,在眼前的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最后“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则表达了诗人愿与知己共享欢乐,抛开世俗烦恼的决心。整首词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深沉思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2世纪,即南宋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生活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时期。南宋初年,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南宋偏安江南,局势不稳。作为文人,黄公度时刻关注着国家命运,心系民生。他的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爱国情怀。
在《满庭芳》这首词中,黄公度通过对家园美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渴望安宁生活的愿望。然而,现实中的他并未如愿以偿,反而因战乱而家破人亡。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他的词作具有深刻的悲剧性。
此外,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儒家、道家和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黄公度作为一位知识分子,他的诗词作品中体现出对这些思想的融合和创新。例如,他在《满庭芳》中运用了许多道教和佛教的意象,如“瑶池”、“紫府”等,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生命轮回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