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山间
缓步春山春日长,流鶑不语燕飞忙。
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缓缓走在春天的山间,春天的阳光漫长,聆听着山间溪水的声音,悠闲自得。
流莺在枝头低语,燕子在天空中忙碌地飞翔。
桃花凋谢的地方没有人注意到,洗手时只听到涧水的潺潺声和闻到清澈的水香。
去完善
释义
《暮春山间》注释:
1. 缓步:慢慢地走。
2. 春山:春天的山脉。
3. 涧水:山涧中的溪水。
4. 濯手:洗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山为背景,描绘了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首句“缓步春山春日长”,表达了诗人漫步在山间的愉悦心情,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正在消逝。次句“流鸎不语燕飞忙”,通过莺歌燕舞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则转为了一种深沉的哀愁。桃花凋谢,象征着春天的结束,而涧水的清香则给人以静谧的感觉。整首诗在对比中表现出了一种对季节更替、生命轮回的感慨,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暮春山间》是南宋诗人黄公度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正值南宋政权稳定、经济逐步繁荣的阶段。在这段时间里,黄公度辗转多地担任地方官职,同时也参与了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
在诗中,黄公度通过对暮春山间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从诗中可以看出,黄公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充满了忧虑和期待。他关注民生,关心社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一些贡献。
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下,我们可以看到黄公度在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时,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质。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将自然的美好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为我们留下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