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雄女子舞剑歌
葛家女儿十四五,不向深闺学针缕。
遍身绣出蛟螭文,赤手交持太阿舞。
红罗帕兮锦缠头,口吐长安游侠语。
侧身捷如飞鸟轻,嗔目勇如独鹘举。
云窗雾阁岂无情,终欠娇娆太麤武。
黄堂张燕灯烛光,两耳喧喧厌歌鼓。
人言葛氏善舞剑,曾向梨园奉尊俎。
短衣结束当筵呈,壮士增雄懦夫沮。
我怜健妇胜丈夫,却欲骄兵如处女。
安得成军如娘子,直气端能捷秦楚。
只愁逢著裴将军,公孙大娘汗成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张家有个小姑娘,年纪不过十四五。
她不去深闺里学做女红,满身刺着蛟龙图案。
红色的丝巾包着她的头,说话之间满是江湖气息。
她动作矫健敏捷,眼神坚定勇猛,如同独鹘振翅翱翔。
在云雾缭绕的高阁之中,似乎也透露着豪放之气。
在黄堂中张燕设宴时,她厌倦了喧嚣的歌乐和鼓声。
有人说她擅长舞剑,曾经在戏班子里献艺。
她身着便服在宴席上翩翩起舞,令勇士为之叹服,怯夫为之丧胆。
我敬佩这个勇敢的女人胜过男人,而我希望那些骄傲的士兵能像未经世事的女子一样,变得更为谦逊。
真希望有朝一日能建立一支像这位娘子一样的军队,他们的正直之气定会助他们在战场上取得胜利。
然而,最令人担忧的是,或许有一天她会遇见裴将军那样的人物,令公孙大娘那样的剑客都汗如雨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葛家女儿:指擅长舞剑的葛氏女子。
2. 深闺:指富贵人家女子的住处。
3. 蛟螭:古代传说中的龙属动物。
4. 太阿:古剑名,泛指利剑。
5. 红罗帕、锦缠头:均为歌舞时的饰品和服饰。
6. 长安游侠语:指描绘长安城游侠生活的诗歌或话语。
7. 侧身、捷如飞鸟、嗔目、勇如独鹘举:形容舞蹈动作的迅速和勇猛。
8. 云窗雾阁:指富贵人家的生活环境。
9. 欠娇娆太麤武:意为葛氏女子虽然英武,但缺少一些柔美。
10. 黄堂张燕:黄堂指显贵之居;张燕指设宴庆祝。
11. 梨园:指唐朝宫中的戏剧院。
12. 尊俎:古代宴席上的酒器和菜具,此处代指宴会。
13. 短衣结束:指穿着短衣做好准备。
14. 当筵呈:在宴席上展示才艺。
15. 壮士增雄、懦夫沮:壮士因她的英姿而更显英勇,懦弱的人则受到激励变得勇敢。
16. 安得成军如娘子:希望有像葛家女子那样的军队。
17. 直气端能捷秦楚:凭借正直的气概就能战胜秦楚两国。
18. 逢著裴将军、公孙大娘汗成雨:见到裴将军这样的将领,公孙大娘会紧张到出汗。这里以两位著名的舞剑者来形容葛家女子的技艺之高。
去完善
赏析
《葛雄女子舞剑歌》仇远以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示了一位年方十四五的少女葛氏如何勇敢豪爽地展现自己的才华与实力。此诗在视角、表现手法等方面皆有创新之处,极具艺术魅力。
诗的开篇便刻画了葛氏不拘泥于传统女红的形象,她浑身绣满龙纹,手持宝剑翩翩起舞。诗人借她红罗帕、锦缠头的装扮以及用词巧妙的描绘,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长安城的繁华之中。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展示了葛氏灵巧的身形和高超的技艺:她的舞姿矫健如同飞鸟,怒视敌人则勇如鹘鸟振翅高飞。然而如此优秀的女子,却因无法摆脱陈规陋习,无法在红尘中施展拳脚而惋惜。诗人运用夸张和比较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葛氏才情过人却又因性别限制备受压抑的无奈。
随后诗歌描写了葛氏在宴会上展示舞剑的场景。她穿着劲装,英姿飒爽,令在场的壮士都为之振奋,儒夫也感到羞愧。诗人通过对比将女子的豪气和男子的柔弱展现得淋漓尽致,并借此赞美了这位勇毅的女性。尾联诗人渴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能够拥有如此的才情和能力,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整首诗语言优美,气势磅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葛雄女子舞剑歌》是南宋诗人仇远的一首古风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76年,即南宋灭亡的前一年。此时的仇远身处乱世,家国危机四伏,自己又身无长物,无力回天,满怀忧愁与惆怅。
在那个时代,女性地位相对较低,鲜有舞剑之女。然而,仇远在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葛雄的女子,她武艺高强,能舞剑,形象鲜明,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这种描写既是对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赞美,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表达了仇远对女性的尊重和对平等的追求。
仇远的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展现了他的才情与情操。在国家危亡之际,他以笔为戈,用诗歌唤醒民众的斗志,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堪称那个时代的佳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