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得开元佛殿梁材断为琴传三世矣而归于太常少卿盛诲之请予赋焉
佛屋良材度中琴,调弦安轸布徽金。
平时已入栋梁用,终古更传山水音。
陈氏得为三世宝,启期无负一生心。
太常密补岩廊化,歌咏南风惠泽深。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篇诗歌翻译为现代白话文后如下:
那精美绝伦的古琴放置在佛堂里,调试好弦线和琴柱,每一根金丝都闪烁着光芒。这架古琴不仅平时被用来弹奏,还承载着永恒的山水之音。陈家的家族珍视这架古琴,把它当作三代相传的宝贝;启期无负一生心,就是他对古琴珍爱一生的信念。这架古琴能传播宫廷的祥和之气,也能让人深深感受到南方温情的恩赐。
去完善
释义
1. 佛屋:即佛教寺庙;2. 良材:优质的木材;3. 度:量度,设计;4. 安轸:轸指琴的柱码,安置琴的柱码;5. 布徽金:布指安排,徽金指琴徽,用来确定音高位置的标志;6. 平时:平素之时,通常情况;7. 栋梁用:用作建筑的主要支撑结构;8. 终古:永久,恒久;9. 山水音:指优美的自然音乐;10. 陈氏:陈姓人家;11. 三世宝:世代相传的宝贝;12. 启期:《周易·乾卦》九五“飞龙在天”,喻指大展宏图之时;13. 无负:不辜负,无悔;14. 一生心:犹言一辈子的心愿;15. 太常:官职名,主管礼乐之事;16. 密补:暗中弥补;17. 岩廊:宫殿;18. 南风:和煦之风,寓意皇恩浩荡;19. 惠泽:恩泽,恩惠;20. 深:深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陈氏家族三代相传的佛殿梁材被制成古琴的过程,以及诗人对此事的感慨。开篇两句点明梁材被用于制作古琴这一主题,并强调其品质之高。接下来的两联分别描述了梁材的珍贵之处和传承历程。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此事的象征意义的认识:太常少卿(诗人自指)能欣赏此物之美,将其作为礼物送与他人,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宽广胸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艺术、人性的独特见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是诗人杨杰为好友陈氏家族所制传世古琴所作的一首诗。
在当时,南宋王朝已经建立,但在北方仍由金国统治,这种政治形势对南宋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南宋承继了北宋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由于战乱和地域分隔,南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这个时期,音乐、绘画、文学等领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古琴的热爱和研究,使古琴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杨杰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墨客,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首诗以陈氏家族的传世古琴为主题,通过对古琴的描述,展现了当时文人对于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社会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