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固陵江上
固陵江上,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催送春江船上水,笑指□山归去。靴帽丛中,渔樵席上,总是安行处。惟余旧话,为公今日拈取。
见说家近岷山,翠云平楚,万古青如故。要把平生三万轴,唤取山灵分付。庐阜嵩高,睢阳岳麓,会与岷为伍。及时须做,鬓边应未迟暮。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固陵江上,傍晚的天空乌云翻滚,顷刻间便是狂风暴雨。催促着春江上的船只顺水而下,笑着指着前方的小山归家。在那些人群和帽子交织的地方,渔人和樵夫的筵席之上,我总能找到安稳地行走之处。剩下的只有一些陈旧的传说,被我拿来今天再次讲述。
听说我家就靠近那岷山,那里翠绿的云彩铺满平原,仿佛万古长青。我想要把平生所见的三万张画卷,唤醒山的灵魂来分享。庐山,嵩山,潇湘的山岳,都会与岷山成为朋友。抓住现在,还不算晚,应该尽快完成这些事情,不要让白发过早地爬上我的双鬓。
去完善
释义
固陵:地名,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附近。
江:长江。
催送:催促前进。
春江船:在春天时的江上的船只。
靴帽丛中:指官场中人。
渔樵席上:指民间百姓。
惟余:只有我。
旧话:过去的事情。
公:作者自己。
见说:听说。
家近岷山:家离岷山不远。
翠云平楚:指树木茂盛的景象。
青如故:青色如初。
三万轴:指很多画作。
唤取山灵分付:把画作展示给山神看。
庐阜:庐山。
嵩高:嵩山。
睢阳:商丘。
岳麓:岳麓山。
会与岷为伍:会同岷山一起成为五岳之一。
鬓边:头发旁边,指年老。
应未迟暮:还不算太晚。
去完善
赏析
《念奴娇·固陵江上》是南宋文学家魏了翁的作品。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豪放、磅礴的笔触描绘了固陵江上的风景,并通过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人生理想。
首句“固陵江上,暮云急、一夜打头风雨”以急骤的暮云和风雨起兴,营造出一种壮丽的氛围。这种氛围与春江船上的水相映成趣,显示出诗人宽广的胸怀。在诗人眼中,无论是风雨还是江水,都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色,是他心灵的寄托。
接下来的“催送春江船上水,笑指□山归去”一句,诗人以笑指的方式,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感情使他在靴帽丛中和渔樵席上都能找到快乐。诗人认为这些都是他人生道路上的安身立命之处。
下阕中,诗人提到家近岷山,这让他想起了翠云平楚的美景。他希望能唤起山灵,将他的生平事迹传承下去。诗人还提到了庐阜、嵩高、睢阳、岳麓等地,这些名山将与岷山为伴,共同见证他的伟大事迹。
最后,诗人表达了他对未来人生的期许。他认为现在就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虽然两鬓斑白,但仍未到迟暮之年。这首词通过对固陵江上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念奴娇·固陵江上》是南宋词人魏了翁在公元1230年创作的一首长调词。这时的魏了翁刚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地方官任,返回都城临安述职。在这期间,他游历了长江中下游一带,体验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民生疾苦。
这个时期,宋金关系日趋紧张,北方民族矛盾激化。蒙古帝国崛起,不断对南宋发动进攻,使得南宋政权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而作为文人的魏了翁,一方面关心国家安危,一方面又对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深感忧虑。这种复杂的心境在他的词作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
从时代背景来看,此时正是南宋中叶,虽然政治腐败、经济衰颓,但文人墨客依然继承着北宋以来的文艺传统,将诗歌作为抒发胸臆的工具。在这样的背景下,魏了翁通过描绘固陵江上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肩负责任的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