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船
水满平湖香满路。
绕重城、藕花无数。
小艇红妆,疏帘轻盖,烟柳画桥斜渡。
恣乐追凉忘日暮。
箫鼓动、月明人去。
犹有清歌,随风迢递,声在芰荷深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湖水满溢,香气弥漫在道路上。
环绕着繁华的城市,荷花到处都是。
红色装饰的小船,稀疏的帘子和轻盈的遮阳棚,烟雾笼罩着柳树和桥梁。
尽情地享受着追凉的快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当明亮的月亮升起时,人们开始散去。
仍然有悠扬的歌声,随着风吹送,响彻在荷叶荷花丛中。
去完善
释义
1. 水满平湖:指湖面水位上升,充满了整个湖泊。
2. 藕花:即荷花,因荷花多生长在池塘、湖泊等水域中,故用“藕”字表示。
3. 小艇红妆:小船上坐着盛装打扮的女子。
4. 疏帘轻盖:稀疏的窗帘和轻盈的车盖,形容女子的交通工具。
5. 烟柳画桥:烟雾弥漫的柳树和彩绘的桥梁,形容景色之美。
6. 恣乐追凉:尽情享受清凉的乐趣。
7. 日暮:太阳即将落下的时刻,通常指傍晚时分。
8. 箫鼓动:箫鼓的声音响起。
9. 月明人去:月亮升起时,人们散去。
10. 清歌:清澈响亮的歌声。
11. 随风迢递:歌声随着风传送得很远。
12. 芰荷深处:荷叶繁茂的水面上。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夜行船》以水乡夜景为主题,描绘了荷花满塘、烟雾笼罩的优美画面。词中呈现了湖满水香、荷叶田田的美景,给人一种清凉宜人的感觉。当夜幕降临,游人纷纷离开,只有悠扬的歌声回荡在水乡之间,展现出宁静而迷人的景致。整首词语言清新,意境深远,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行船》是宋代诗人丘崈创作的一首描绘夜景的诗。这首诗歌作于公元960年左右的北宋初期。在这个时期,中原大地经历了五代十国的动荡和战乱,最终在赵匡胤的领导下,实现了统一的局面。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丘崈亲眼目睹了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在《夜行船》中,丘崈以夜晚的江景为背景,通过描绘江上的渔火、月下的柳影等自然景象,表达了他对宁静、和谐的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作者在战乱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他对国家统一、民族和睦的期盼。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