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
好是橙黄橘绿时,津津黄色上双眉。
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民男喜可知。
南外□房开宅相,西清荷橐长孙枝。
青春拾芥收科第,须记麟庠客有诗。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是描述一个美好的季节,黄色的橙子与绿色的橘子点缀着树枝,就像一对眉毛一样迷人。在这个金秋时节,阳光逐渐变长,人们都为此感到欢喜。南门之外,新居落成,宛如一幅画卷;西门之畔,荷叶轻摇,象征着家族的繁荣。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时期,他们终于实现了科举的梦想,而这些事情都应该被记录下来,以诗歌的形式永久流传。
去完善
释义
1. "橙黄橘绿":借指秋天成熟的果实,这里借指丰收的季节。
2. "津津黄色上双眉":表示喜悦的颜色在眉宇之间显露出来。
3. "十为良月":十月是最好的月份,因为到了冬天稻谷成熟的时候。
4. "阳将长":阳光逐渐变长,意味着白天的时间开始延长。
5. "一索民男":这里指的是陈讲书的儿子,"一索"在古代可以指娶妻生子。
6. "南外□房开宅相":"南外"可能是指地名,"□房"是房子,"开宅相"是指搬入新家。这句是说陈讲书的新家。
7. "西清荷橐长孙枝":"西清"可能也是地名,"荷橐"指装东西的袋子,"长孙枝"指的是年纪较大的孙子。这句可能是说在西清这个地方,陈讲书的孙子拿着装东西的袋子。
8. "青春拾芥收科第":"青春"指年轻时光,"拾芥"指轻而易举地得到,"科第"指科举考试及第。这句是说陈讲书的孙子年轻有为,轻而易举地通过了科举考试。
9. "麟庠":指文人墨客聚会的地方,这里代指陈讲书家的书房。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题目较为复杂,大意是祝贺一个名叫陈讲书的人在谋士中表现突出。首句“好是橙黄橘绿时”描绘出丰收的秋天景象,用以象征陈讲书的才华横溢;“津津黄色上双眉”则暗示了他在众人中的脱颖而出。接下来两句“十为良月阳将长,一索民男喜可知”表明时间推移、岁月增长,陈讲书的才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和赞誉。“南外□房开宅相,西清荷橐长孙枝”则暗指他学术上的成就和在家庭中的地位。最后两句“青春拾芥收科第,须记麟庠客有诗”是对他的期许和祝愿,期望他能够继续进取,取得成功。整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陈讲书的赞美与祝福,又展现了其独特的文学技巧和审美观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王迈。诗创作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在这段时间里,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同时也伴随着儒家的衰落和科举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
在这个时期,王迈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曾因科举失利而愤懑不平,也因游历山川、交结文友而感到欣慰。他在文学上有着浓厚的造诣,尤其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充满激情和才华,在文人墨客之间广为传颂。
当时的时代背景,南宋已经建立了一个世纪左右,但北方领土仍在金人手中,国家的边境危机重重。与此同时,国内的科举制度也逐渐失去了选拔人才的功能,成为了权贵们谋取利益的工具。这使得许多有才华的文人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他们的理想和抱负也难以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迈写下了这首《贺陈讲书谋仲诹璋庆》,一方面表达了对友人陈讲书的祝愿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知识的尊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