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苏东坡挽诗五首 其三

标题包含
苏东坡挽诗五首 其三
小冠白㲲步东园,原是青城欲度仙。 六合著名犹似窄,八周御魅讫能旋。 道如韩子频离世,文比欧公复并年。 我不衔恩畏清议,束刍难致泪潸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小冠:古代的一种头饰,这里指东坡。 2. 白㲲:白色的衣领。 3. 东园:指苏轼被贬之地黄州。 4. 青城:指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这里代指东坡的故乡眉山。 5. 六合:古人对天地四方或整个宇宙的总称。 6. 八周:指八方。 7. 御魅:驱除妖邪。 8. 讫:终了,完毕。 9. 韩子:指韩愈,唐代大文学家。 10. 欧公:指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11. 束刍:指做祭品。 12. 潸然:流泪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苏东坡的缅怀与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苏东坡的形象,表达了他的才华横溢和品行高尚。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和苏东坡的遭遇,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对苏东坡的怀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苏东坡挽诗五首 其三》是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为悼念好友苏东坡而作的诗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101年至1105年间,即苏轼去世后的时期。 在苏轼生命的最后几年,他因遭受政治迫害而被贬谪到遥远的岭南地区。尽管如此,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品质。他的朋友米芾得知苏轼去世后,深感痛惜,遂写下这组诗篇,表达了对这位才华横溢、命运多舛的文学家的哀悼之情。 与此同时,宋朝正处于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由于党争激烈,许多文人墨客都受到了迫害。米芾作为苏轼的好友,也曾受到牵连。然而,他们在困境中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用诗词歌赋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起起落落。 总的来说,《苏东坡挽诗五首 其三》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的。米芾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苏轼深切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文人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