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中秋登海岱楼作

标题包含
中秋登海岱楼作
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放眼望去,黄河与淮海交汇处,银色光芒交相辉映,如同银河般壮丽。在这美丽景色之中,一枚珍珠在贝壳中孕育而生,犹如一道彩虹点亮了天际。 如果天空中没有那修复月亮的人,恐怕桂树的枝杈会渐渐生长,支撑着西边的月亮轮。
去完善
释义
1. 目穷:望尽。2. 淮海:即黄海与东海之间的地方。3. 万道虹光:形容光芒四射的壮观景象。4. 育蚌珍:指月光照射在湖面上的反射光。5. 修月户:传说古时候有仙人负责修理月亮,这里是指能工巧匠。6. 桂枝:桂树的枝条,寓意月亮。7. 撑损:弄坏,损伤。8. 西轮:指西边的天空。
去完善
赏析
首句“目穷淮海两如银”是诗人描绘其视角所及的广阔景象:无论是江淮还是大海,都如同银白色的地毯铺展在眼前。这既表现了诗人登高望远、心旷神怡的状态,也为下文意境的营造铺垫了基础。 接着,“万道虹光育蚌珍”,这里所说的“虹光”,象征着丰收的景象,也代表着光芒四射的中秋满月。这样的画面使得本来安静的诗变得活跃,显示出一种动感的生命力。同时,“育蚌珍”则寓意着养育着像珍珠一样宝贵的人生价值和生活品质。 而第三句“天上若无修月户”中,“修月户”指的是天上的神仙,他们在天上的生活被诗人用来反衬人间的美好。这里作者借用中秋节的神话传说,暗含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团圆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桂枝撑损向西轮”,以极形象的手法描述了月亮升起的过程。桂树枝遮挡住部分光线,犹如“撑”破了西边的天空,照亮了整个夜空,从而勾画出一幅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图画。这一句以其形象的描绘以及其寓意,为整首诗添加了更多浪漫的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中秋登海岱楼作》是宋代著名文人米芾在中秋佳节时登上海岱楼所作的诗篇。米芾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文人,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广泛的影响力在文学、书法领域独树一帜。他生活于公元1051年至1107年之间,正值北宋中晚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文化繁荣的时期。 诗人在中秋时节登上海岱楼,看到月光下的美景,有感而发,写下此诗。这个时期,苏轼、黄庭坚等著名文人都在世,他们在诗歌、散文等领域有着极高的成就,为米芾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此外,北宋时期佛教、道教的发展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首诗篇中,米芾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他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尚的审美观,展现了当时文人墨客的风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