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林

标题包含
道林
楼阁明丹垩,杉松振老髯。 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簷。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米芾(1051年-1107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米芾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他的父亲米翼之是当时的进士,母亲阎氏也出自名...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道林:即道林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山下。 2. 明丹垩:明亮的红墙。丹垩,指红色的墙。 3. 杉松:一种常绿的乔木,用来形容树龄较长。 4. 振老髯:振动的胡须,这里指松树上的松果落下时的景象。 5. 僧迎方拥帚:僧人迎接客人的场景。方,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拥帚,拿着扫帚。 6. 茶细旋探簷:描述僧人从屋檐下取出茶叶的场景。茶细,精选的茶叶;旋,马上;探簷,从屋檐下取出。
去完善
赏析
米芾的《道林》一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林景致。开篇两句“楼阁明丹垩,杉松振老髯”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描写,展现出道林寺壮观的建筑与参天古木交相辉映的景象。红色建筑与青翠的树木相得益彰,彰显出鲜明的视觉对比。随后两句“僧迎方拥帚,茶细旋探簷”则刻画了僧人在林间忙碌生活的情景,传递出诗人在此境中所体验到的禅意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道林的美景与僧人的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米芾的《道林》是北宋时期的一首著名诗作。创作于公元960年-1127年的北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科技进步的时代。 米芾(1051-1107),原名米元章,宋朝官员、书画家,擅诗文、书法、绘画,尤以书画成就最高。他的人生充满了波折和跌宕,历任州县官吏,最后担任太常博士,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往甚密。 在米芾所处的时代,北宋的文化艺术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诗歌方面,有苏轼、王安石等文学巨匠活跃于文坛;书法方面,除了米芾外,还有如苏洵、黄庭坚等书法名家。此外,科学、技术领域也有很大进步,如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就记录了大量当时的科技成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米芾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写下了大量描绘自然、抒发感情、议论时事的佳作,其中包括这首《道林》。这首诗展现了米芾对道家哲学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北宋文人学者对社会、人生以及宇宙的思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