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
强号梅为自在春,淡粧贵不失天真。
园林烂熳空多事,篱落伶俜倒出尘。
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
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台两玉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傲然绽放,犹如自由自在的春天;淡雅的妆容,更显其自然纯真之美。
在繁花满园的景色中,它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而孤独地生长在篱笆边的梅花,更是超凡脱俗。
无须翠竹、青松作伴,独自展现风采神韵;沐浴着江水、月色,更显其清新脱俗的精神风貌。
能与梅花相比美的唯有白雪,其次便是那两位宛如美玉般的冰雪仙子了。
去完善
释义
1. 强号:强行称呼;强加名义。
2. 烂熳:形容花盛开的样子。
3. 伶俜:孤单的样子。
4. 精神:气质、风采。
5. 清高:清新高洁。
6. 次有:近处还有。
7. 冰台:一种假山或者堤坝的名称。
去完善
赏析
《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是宋代诗人曾丰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联“强号梅为自在春,淡粧贵不失天真”,诗人以梅喻人,强调梅花具有自由自在的春意,即使经过简单的妆点,也能保持其纯真的天性。这两句诗赞美了梅花的独立特行和纯真自然。
颔联“园林烂熳空多事,篱落伶俜倒出尘”,描述了园林中繁花似锦的场景,相比之下,篱笆边的梅花显得更加孤独和超脱。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繁华世界的冷漠和对梅花的欣赏。
颈联“无竹无松自风韵,得江得月更精神”,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品质,虽然梅花没有竹子、松树的挺拔,但却具有自己的风韵;得到江河和月光的滋养,更显精神焕发。这两句诗强调了梅花在自然中的独特地位和美好气质。
尾联“清高惟雪可相配,次有冰台两玉人”,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敬仰之情,认为只有白雪才配得上梅花的清高;而紧随其后的是两位如同冰台般的玉人,这里可能是指与梅为伴的人,也可能是指其他具有相似品质的景物。这两句诗强调了梅花的高洁品质和与世无争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江路见梅怀泉台留主管王提干》是南宋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1127-1279年)。
在南宋时期,江南地区文人墨客之间非常流行通过诗歌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曾丰作为当时的著名文人,也深受这种文化氛围的影响。他在江河上看到梅花盛开,不禁想起了远在泉台(今福建省泉州市)的朋友——主管王提干。这位朋友曾与曾丰一起在江边赏梅,如今却已离他而去,使曾丰感慨万分。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的统治者偏安一隅,对于北方故土念念不忘。这使得文人墨客们的家国情怀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通过诗词歌赋抒发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朋友的思念,以此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注。
因此,曾丰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江边的梅花盛景,表达了对自己故友的深切怀念之情。同时,他也借此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故乡的眷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