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即事
支身惟首健,随事与心违。
病久药为饭,寒深火是衣。
矮窗看日度,远梦傍云飞。
可比梅花瘦,呼童试折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只身独行独自坚强,心事总与现实相违。
病痛长久药物相伴,寒冷深处温暖如衣。
矮窗内观日落时光流逝,远方的梦境如同云朵飘荡。
犹如梅花临冬绽放,唤醒童稚一同探索生命的力量。
去完善
释义
1. 支身:支持身体。这里指身体支撑。
2. 惟:只有。
3. 首健:头部健康。这里指身体状况较好。
4. 随事:随意的事情。这里指日常琐事。
5. 心违:内心违背。这里指内心的意愿与现实相悖。
6. 病久:长期生病。
7. 药为饭:将药物当作食物。这里指长期服药。
8. 寒深:寒冷严重。这里指天气寒冷。
9. 火是衣:将温暖视为衣物。这里指依赖保暖物品。
10. 矮窗:低矮的窗户。
11. 看日度:观察太阳移动。这里指晒太阳。
12. 远梦:遥远的梦境。
13. 傍云飞:随着云朵飞翔。这里指梦境飘渺。
14. 可比:可以相比。
15. 梅花瘦:梅花的瘦弱形象。
16. 呼童:呼唤童子。
17. 试折归:尝试采摘回家。这里指让人采摘梅花。
去完善
赏析
《病中即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因病而行动不便,但心灵依然坚持自由的境地。诗人把身体比喻为疾病囚禁的牢笼,尽管身心无法合一,但他的精神依然向往自由,渴望冲破疾病的束缚。他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事物来表达这种心情,如“病久药为饭,寒深火是衣”,即使久病不愈,药物成了食物,寒冷使得火炉成为了衣服,也仍然无法磨灭诗人追求自由和生活的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病中即事》是宋代诗人艾性夫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晚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战乱频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艾性夫以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过对自身病痛的描绘,反映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艾性夫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的孤独、忧郁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他在诗中提到“岁晚霜浓”,暗示了冬天的寒冷以及生活的艰难困苦。而“病叶惊风堕”则表明了他对战争的恐惧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他通过描述自己病中的情景,表现出了他对自己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总的来说,《病中即事》这首诗歌反映了艾性夫在南宋晚期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疾病和死亡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