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芜湖吉祥方丈小轩
低著疏篱宽著天,春风不撼楚江船。
无人为挂屋头眼,明日清明花可怜。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草编篱笆低矮疏落,天空显得格外开阔;春风吹拂,却不能影响江上的船只。没有人挂念屋顶的眺望,明天清明节时花儿该是多么可怜。
去完善
释义
1.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的汇合处。现为芜湖市。
2. 吉祥方丈:指的是芜湖吉祥寺的住持僧侣。
3. 小轩:这里指一间小房子或阁楼。
4. 疏篱:稀疏的篱笆。
5. 楚江:古时的长江,因地处楚国而得名。
6. 无人为挂屋头眼:这句意思是没有人特意去关注这所房屋。"屋头"即"屋里"的意思。
7. 清明:中国传统的清明节,一般在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此时万物复苏,是扫墓祭祖的日子。
8. 花可怜:花让人产生怜悯之情。这里的"可怜"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同情,二是指惹人喜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芜湖吉祥方丈小轩的美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首句“低著疏篱宽著天”形象地描绘了小轩周围的环境,低矮的篱笆和广阔的天空形成对比,显示出空间的层次感。“春风不撼楚江船”则表现了春天来临时的宁静景象,春风吹拂,江水缓缓流动,船只安然无恙,诗人用这种静谧的画面展现出内心的平静。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提到“无人为挂屋头眼”,反映出这里鲜有人烟,显得格外寂静。而“明日清明花可怜”一句则揭示了清明节即将到来,花儿将凋谢的悲伤。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然生命的感慨和对春天的眷恋之情。
整首诗以景写情,通过对芜湖吉祥方丈小轩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诗人在赞美春天的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面对生命短暂、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题芜湖吉祥方丈小轩》是南宋时期的诗人释宝昙所作。释宝昙(1148-1206),本名潘景元,字庆长,号雪窦,衢州开化人,为佛教禅宗“五山十刹”之一的云门宗高僧。
创作这首诗时,南宋正面临着北方金朝的强大压力,国家局势紧张。释宝昙作为一名爱国僧人,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安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来到芜湖吉祥方丈的小轩,写下此诗。
在诗中,释宝昙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他感叹自己一生漂泊,无法安定,这与当时南宋朝廷的动荡不安息息相关。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希望国家能够度过难关,迎来繁荣昌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