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山寺看海榴花

标题包含
山寺看海榴花
琉璃地上绀宫前,发翠凝红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言史,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言史,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 刘言史是唐玄宗时期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才横溢,但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据《全唐诗》记载,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后来,他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光滑如琉璃的土地上,宏伟的宫殿矗立在那里,已经度过了十载春秋。夜色深沉,明月高悬,人群逐渐散去,但那里的火光却仍然明亮,就像绚丽的霞焰在不断传递着温暖的火焰。
去完善
释义
【琉璃地】: 形容地面光滑如琉璃。 【绀宫】: 指深紫色的宫殿,这里指寺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寺庙前的海榴花在月光下绽放的美丽景象。首句“琉璃地上绀宫前”形容了寺院环境的宁静和纯净,如同琉璃般晶莹剔透,为下文描绘海榴花的美丽铺垫了背景。次句“发翠凝红已十年”则突出了海榴花的生命力,即使在漫长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鲜艳的色彩。 接着的“夜久月明人去尽,火光霞燄递相燃”则形象地描绘了海榴花在月光下的壮丽景象。夜深人静之时,月亮高悬在天空,人们渐渐离去,只剩下海榴花在月光下独自闪耀着光芒。诗人以“火光霞燄”来形容花朵的颜色,不仅突出了其鲜艳夺目,更传递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力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寺看海榴花》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是刘言史的一首名篇。这一时期正值唐朝的盛世,社会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刘言史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广泛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 在人生际遇方面,刘言史一生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功名产生了一定的失望,转而更加关注自然、亲情和友情等主题。在他游历山川的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诗歌风格,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从时代背景来看,唐朝是一个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的时代。当时的佛教文化非常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与佛门有着深厚的渊源。刘言史也不例外,他在游历过程中,曾多次拜访寺庙,与僧人交流心得。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并将这种感悟融入到了他的诗歌创作之中。 综上所述,《山寺看海榴花》这首诗歌是在刘言史人生坎坷、对功名失望的背景下创作的。同时,他还受到了当时社会繁荣、文化多元的影响,特别是佛教文化的熏陶。因此,这首诗既展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又反映了唐朝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