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鬬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拂中的美好事物总是独具魅力,谁能与之媲美呢?正是楚王的江畔一别,这段美丽的情感才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经典。如今,饿瘦了的柳树也渴望着学会这样的轻盈和美丽,但却始终无法模仿成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垂柳:一种柳树品种,枝条细长且下垂。
2. 绊惹春风:被春风牵引。这里指垂柳受春风的影响而摇曳生姿。
3. 楚王江畔:指的是楚国都城附近的一处地方,这里是比喻,并非实指。
4. 无端种:无缘无故地栽种。这里指的是楚王在江边种植垂柳的传说。
5. 饿损纤腰:形容垂柳纤细的枝条。这里的“饿损”是夸张的说法,表示柳枝很细。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垂柳的诗词。首先,诗中通过“绊惹春风”和“别有情”展现出垂柳在春风中的美好景象,寓意着生命力的旺盛和对春天的热烈追求。其次,以“世间谁敢鬬轻盈”表达了垂柳轻舞飞扬的姿态,使得垂柳的形象更加生动、富有诗意。最后,通过“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的描述,既揭示了垂柳轻盈曼妙的身姿,又赞美了垂柳无法被模仿的独特魅力。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垂柳形象的描绘,传递出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留恋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垂柳》是唐代诗人唐彦谦创作的一首描绘垂柳的诗篇。该诗创作于晚唐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社会经济逐渐衰退的时期,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然而,与此同时,诗歌文化却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唐彦谦在这个时期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一直勤奋努力,追求知识。在诗歌创作上,他受到了很多前人的影响,如杜甫、白居易等,他渴望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同情。
同时,晚唐时期的社会风气对唐彦谦的诗歌创作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的社会崇尚华丽繁复的文风,但唐彦谦却坚持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力求让诗歌更加贴近生活,更有现实意义。这种独特的创作理念使得他的作品在众多华丽的诗篇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晚唐时期诗歌的代表之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