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年杂兴十首 其八

标题包含
新年杂兴十首 其八
负郭幽居一味清,残花寂寂水泠泠。 夜深宴坐无灯火,卷起疏帘月满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家旁僻静居所一片清幽,败落的花朵寂静无声,水滴的声音泠泠作响。在深沉的夜晚,没有点灯,我静坐于内,卷起稀疏的竹帘,月色洒满了整个庭院。
去完善
释义
1. 负郭:靠近城郭的地方,这里指作者居住的城郊地区。 2. 幽居:僻静居所,这里指作者的住所。 3. 一味清:形容环境清静,无任何干扰。 4. 残花:凋谢的花朵,这里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 5. 寂寂:寂静无声,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宁静。 6. 水泠泠:形容水流声清晰可闻。 7. 宴坐:佛教用语,指静坐修行。 8. 灯火:照明工具,这里指油灯或者蜡烛等。 9. 卷起:将物体卷起来,这里指卷起窗帘。 10. 疏帘:稀疏的窗帘,这里指作者的住所的窗帘。 11. 月满庭:月光洒满庭院,形容月光皎洁明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宁静的乡村生活场景。首先“负郭幽居一味清”展示了诗人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过着隐居生活,周围环境非常清净。接着“残花寂寂水泠泠”描述了暮春时节,花朵凋谢、水流声悠悠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清幽。最后两句“夜深宴坐无灯火,卷起疏帘月满庭”表现了诗人深夜静坐,未点灯火,仅凭月光照亮,营造了自然、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享受孤独与宁静的精神追求。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展现了一幅清幽的田园风光图,表达了诗人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新年杂兴十首 其八》是宋代诗人李光在春节期间创作的组诗之一。这组诗共有十首,每首都以春节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李光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斗争激烈、民族矛盾尖锐的历史时期。李光本人曾担任过丞相,后因与权臣秦桧政见不合而被贬谪。他的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对社会的黑暗现象有着深刻的认识。 在《新年杂兴十首 其八》中,李光描绘了春节期间的民间景象,如放鞭炮、舞狮等。这些活动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但同时也让诗人联想到了现实的痛苦和无奈。他通过这组诗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