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记图
王勃清才俊不禁,烂铺艳锦赏知音。
空余高阁青云里,谁识落霞秋水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王勃才华横溢无人能及,尽情铺陈艳丽的锦绣供知音欣赏。如今只剩下高楼耸立在云端,又有谁知道他那颗如落霞秋水般的心境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郑思肖:南宋末年画家,诗人,精通释、儒、道三教。
2. 王勃:唐朝初年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初唐四杰"之首,擅长诗歌散文创作。
3. 滕王阁记图: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的配图。
4. 清才俊不禁:形容王勃才华横溢,无人能比。
5. 烂铺艳锦:描述绘画技艺高超,用色鲜艳且铺陈得宜。
6. 赏知音:鉴赏者能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7. 高阁青云里:描绘滕王阁高耸入云的景象。
8. 落霞秋水心:寓意悲壮而美丽的景色。
去完善
赏析
《王勃滕王阁记图》是南宋诗人郑思肖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滕王阁为题,通过对王勃才华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惋惜和对知音难觅的感叹。
首句“王勃清才俊不禁”,点出了诗的主题——王勃及其才华。清才,指王勃的才情出众;俊不禁,形容其才情难以抑制。这句赞美了王勃才华横溢,显示出他出众的文学造诣。
次句“烂铺艳锦赏知音”,表达了作者对王勃作品的高度赞赏。烂铺艳锦,比喻王勃的文章如锦绣般华丽夺目;赏知音,意指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领略到这些文章的美妙之处。这句强调了王勃作品的独特魅力,同时也流露出对知音的期待。
接着,“空余高阁青云里”,描绘了滕王阁的壮观景象。高阁,指滕王阁;青云,代指天空。这句表达了滕王阁的高耸入云,给人以雄伟之感。
最后,“谁识落霞秋水心”,则是作者发出的感叹。落霞秋水心,借用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表达了作者对王勃深远的思想境界的理解。然而,这样一位有才华、有深度的诗人,却无人识得他的内心世界。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惋惜和对知音难觅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王勃才华的赞美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人才埋没的惋惜和对知音难觅的感叹。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得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滕王阁序》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滕王阁为题材,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年)。在这个时期,王勃经历了科举考试失利、官场沉浮等人生波折。他的父亲王福畤曾任雍州司户参军,因受人诬陷而获罪,王勃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谪到虢州参军。在虢州期间,他写下了这首《滕王阁序》。
这个时期,唐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建造的一座阁楼,用于接待文人墨客。滕王阁以其壮丽的建筑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留题。
这首诗反映了王勃当时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