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句咏梅·妙意有在终无言
梅曾无一语,人□不能休。
觉得逋仙句,梅犹未点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梅花未曾言语一句,人们却已无法停歇。
总觉得那位仙人(林逋)的诗句里,梅花似乎还没有完全绽放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方蒙仲:南宋诗人,字养浩,号不碍居士。
2. 妙意有在终无言:指梅花虽然很美,但却没有声音。"妙意"表示美艳。
3. 人□:此处“□”表示缺失的字。这里可能是指那些欣赏梅花的文人墨客。
4. 逋仙句:这里指的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诗句。林逋以咏梅诗著称,被后世尊为"梅妻鹤子"的代表人物。这里暗含了林逋咏梅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5. 梅犹未点头:形容梅花的傲骨清高,即使赞美之词纷纷而至,它仍然保持沉默,不为所动。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以诗句咏梅·妙意有在终无言》,作者是南宋诗人方蒙仲。诗中借梅花隐喻沉默的美,即“妙意有在”,但它并不言表。开篇两句“梅曾无一语,人□不能休”表达出梅花沉默寡言的特点以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与追求并未因此而止。后面两句则提到人们对梅花的理解可能不尽完美,如同林逋的诗句中描绘的梅花还未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挖掘。全诗以此阐述出事物内在之美的不易被人所察觉和理解,而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却从未停息的道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以诗句咏梅·妙意有在终无言》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方蒙仲的作品。创作于南宋末年(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那时正值金兵入侵,国家动荡不安的时期。
方蒙仲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然而,在那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他的才华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现实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愤懑。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以诗句咏梅·妙意有在终无言》。诗中以梅花为喻,表达了诗人虽然有着美好的理想和高尚的品质,但在现实中却无法得到赏识和理解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