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州仙岩
溪僧过此说山公,游遍真仙洞府中。
乳石岩边得灵草,可能封裹寄衰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山里修行的僧人曾告诉我说,他们走遍了大山的各个角落,探索了无数神秘的洞穴。在那些岩石遍布的地方,他们发现了一些珍贵的草药。这些草药或许能帮助治愈年老体弱的人们的疾病。
去完善
释义
1. 融州:古州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2. 仙岩:即指融州境内的仙岩洞。
3. 溪僧:居住在溪水边的僧人。
4. 山公:泛指山中隐士或道士。这里引申为仙人。
5. 真仙洞府:比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6. 乳石岩:一种形状像乳头一样的岩石,常常出现在溶洞之中。
7. 灵草:传说中具有神奇功效的植物。
8. 封裹:封闭包裹。
9. 衰翁:老年男子,这里指诗人自己。
去完善
赏析
《融州仙岩》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陶弼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中的“融州”是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融水苗族自治县,而“仙岩”则是指融州境内的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
首句“溪僧过此说山公”,描述了溪边的僧人向诗人讲述关于山中公子的传说。这里所说的“山公”可能是指山中的神仙或者仙人。这句诗通过对僧人的描绘,为整首诗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第二句“游遍真仙洞府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游览仙境的渴望。这里的“真仙洞府”是指仙境中的宫殿和住所,诗人希望能够游历仙境,亲身体验其中的美好。
第三句“乳石岩边得灵草”,描述了在乳石岩石旁边发现了具有神奇功效的灵草。这里的“乳石岩”是指一种形状像乳汁滴下的岩石,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生长的“灵草”,显然具有特殊的意义。
最后一句“可能封裹寄衰翁”,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神奇的灵草带回去送给年老的自己,以祈求长生不老。这里的“封裹”是指将物品密封保存,而“衰翁”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称呼,表现出诗人对于长寿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描绘仙境的美景和神秘的传说,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同时,诗人通过对溪僧和乳石岩的描绘,也展现了广西融州地区的独特自然风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融州仙岩》是北宋著名文人陶弼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陶弼出任广西融州知州的时期,约公元986年至1004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陶弼在融州地区积极推行改革,改善民生,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
融州地处岭南,地理位置偏远,当时相对封闭。然而,这里山川秀丽,风光宜人,自然景观独特。陶弼在任期间,多次游览融州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对仙岩产生了浓厚兴趣。仙岩位于融州城郊,因岩石奇特、洞府幽深而闻名,相传有仙人居住其中。陶弼通过对仙岩的描绘,表达了其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