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秋斋即事

标题包含
秋斋即事
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 几日铜瓶无可浸,赚他饥蝶入窗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许棐(1209-1264),字忱父,号竹屋,南宋诗人。他出生于浙江天台,是南宋中期的著名文人。 许棐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往来。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但并不热衷于官场生涯,而...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桂花飘香已飘过了中秋节,菊花却迟迟不愿在重阳节盛开。接连几天找不到可以盛放的花瓶,只能让饥饿的蝴蝶误入我的窗户。
去完善
释义
1. 桂:指代桂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气息。 2.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3. 菊:菊花,秋天盛开的花卉,也是重阳节的象征。 4.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登高赏菊的习俗。 5. 铜瓶:古代的装饰品,这里用来比喻瓶子。 6. 浸:这里指的是插花。 7. 赚:使某人做出某种行为。 8. 饥蝶:饥饿的蝴蝶,这里用来形容蝴蝶觅食的样子。
去完善
赏析
《秋斋即事》是许棐的一首咏秋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自然的敏感和独特视角。 “桂香吹过中秋了”,点明了时令,已经进入深秋。此时,中秋已过,香气四溢的桂花早已凋谢,但菊花还未开放,等待重阳节的到来。 “菊傍重阳未肯开”,菊花开在重阳节前后,这里强调菊花的矜持和高雅,她并不急于在中秋节盛开,而是在重阳时绽放。这种刻画,体现了诗人对菊花品质的赞美,同时反映了诗人的人生哲学,耐得住寂寞,不随波逐流。 “几日铜瓶无可浸”,诗人用铜瓶插花,但连日以来却没有找到合适的花朵,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诗人的孤独。同时,这也反衬出下一句的“赚他饥蝶入窗来”,蝴蝶飞进窗户寻找食物,这是诗人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反映出诗人对于细微之处的关心,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秋斋即事》是南宋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作者生活状况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后期,具体年代不详。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已经逐渐走向衰落,金兵南下,国家动荡不安。 在这首诗中,许棐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秋天的落叶、蝉鸣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中还提到“官闲”一词,表明了诗人当时的生活状态。在南宋末年,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许多文人墨客选择远离官场,过着隐逸的生活。许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或许也在这一时期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 此外,许棐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也表现出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在另一首《题赵信州山水图》中写道:“一片江南水墨图,满川风雨带潮呼。山深更有人家住,便作无鸡犬亦吾。”这首诗意在表达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以及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关注民生的情怀,与辛弃疾、陆游等南宋诗人一脉相承。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