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野花幽鸟几千般,头白山僧遍识难。
世上游人无复见,一生唯向画图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野外花草和幽静鸟儿种类繁多,满头白发的老和尚也很难辨认清楚。世上的游人已经很难见到这些景象了,只能一生中通过画作来欣赏它们的美丽。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山行:游览山景。
2. 野花:自然生长的花卉。
3. 幽鸟:栖息在幽静环境的鸟儿。
4. 几千般:形容种类繁多。
5. 头白:头发花白,这里指年老的僧人。
6. 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7. 遍识难:难以一一识别。
8. 世上游人:世间的游客。
9. 无复见:再也没有见到。
10. 一生:一生之中。
11. 唯:仅仅,只有。
12. 向:朝向,向着。
13. 画图:绘画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野花幽鸟几千般”起句,描绘了山间野花盛开、鸟儿啼鸣的繁茂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与生命的美好。接下来的诗句,诗人由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头白山僧遍识难”,表明尽管山中老僧年岁已高,但仍不能遍识所有山中景物,暗含世间知识的浩瀚无垠。接下来,“世上游人无复见,一生唯向画图看”揭示了诗的主旨:绝大多数尘世中的游人并无机会亲眼目睹这些美丽的山景,他们只能通过画作来欣赏和理解大自然的美。此句既表达了对普通人无法亲身感受自然美景的遗憾,也展示了画作在传达自然美方面的珍贵价值。全诗借自然景致表达对生命短暂和无尽宇宙的感慨,进而提示人们珍惜现有并尽可能去理解和欣赏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山行》是唐朝诗人雍陶的一首描绘山水景色的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时期,约公元85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歌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雍陶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许多官职,如监察御史、侍御史等。他的仕途虽然不算一帆风顺,但他始终保持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首《山行》正是他在游览山川时,有感而发创作的。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唐朝已经度过了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国家逐渐走向繁荣。文人墨客们开始关注自然山水,通过欣赏和描绘美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雍陶作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诗人,他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创作出这首令人陶醉的《山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