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二

标题包含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二
一室守丘壑,四海无遐想。 乐此邻里欢,坐阅草木长。 燕寝北窗下,枕几遂俯仰。 清风动柴荆,白日照穷巷。 接目有佳色,到耳无惊响。 乐哉心迹安,庶保神气养。 百年茅簷下,邈矣千载上。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一间小屋,独守宁静,心怀丘壑; 放眼世界,纵无边疆。 沉浸于此间的欢乐,静观四季草木生长。 卧室北窗下,闲坐小憩,展卷悦读。 清风拂过柴门,阳光洒满街巷。 眼中满是美景,耳边再无喧嚣。 生活安宁,心灵愉悦,正是修身养性之时。 百年岁月,在这小小的茅檐之下度过,遥想千年之前的故事。
去完善
释义
1. 四海:代指全国或世界各地。 2. 遐想:想象力丰富的思考,也可以表示对遥远事物的想象。 3. 邻里欢:形容邻居之间的友好相处和欢乐氛围。 4. 草木长:草木生长,这里可以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化。 5. 燕寝:古代卧室的雅称,这里用来指代诗人居住的房间。 6. 枕几:枕头和小桌子,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卧室中的生活状态。 7. 俯仰:低头和抬头,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家中生活的悠然自得。 8. 清风:清爽的风,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美好。 9. 柴荆:用荆条编织的门,这里用来形容乡村生活的简朴与宁静。 10. 白日:阳光,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 11. 接目有佳色:眼睛所看到的地方都有美好的景色。 12. 到耳无惊响:耳朵所听到的地方都没有令人惊慌的声音。 13. 乐哉心迹安:内心平和安宁,生活快乐。 14. 庶保神气养:希望保持精神的饱满和健康。 15. 百年茅簷下:在百年的屋檐下,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境界的追求。 16. 邈矣千载上:遥远的千年之前,这里用来形容时间的久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恬静、悠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乡野生活的热爱。诗人在一间简陋的茅屋中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欣赏着周围的自然风光,享受着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北窗下的卧室里,诗人舒适地躺在枕几上,时而仰望天空,时而聆听周围的寂静。清风吹动着柴门,阳光洒在穷巷之中,一切显得那么宁静美好。诗人用眼睛欣赏着周围的美景,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这种心境使他的精神得到了滋养。在这种生活中,诗人仿佛已经超越了时间的束缚,实现了与千年之前古人对话的梦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诗四首呈刘行简给事丈 其二》是宋代诗人庞谦孺的作品,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之间。此时正值宋初至南宋时期,诗人在历经战乱之后得以安定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庞谦孺结识了朝廷官员刘行简,二人相互切磋文学,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这个时代,社会逐渐从动荡走向安宁,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交流繁荣。诗人们纷纷以诗歌表达对国家昌盛的期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庞谦孺正是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怀感情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