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郡丞丁君挽词
廉吏今尤重,朝家诏举频。
方看千里驾,忽尽百年身。
职业忧劳甚,游从笑语真。
空令行路叹,没后见清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现在的清廉官员仍受到高度重视,朝廷经常颁布选拔贤良的诏书。正要看到那千里马般的才干得到施展时,却突然结束了一生。职业上的忧虑和劳累非常繁重,而在游历和交游中,大家真诚欢笑。这只会让路过的人为之叹息,因为死后才能见到他真正的清贫。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沙郡丞:长沙郡的郡丞,即地方长官的助手。
2. 丁君:指这首诗的主人公,名字为丁的一位清廉官员。
3. 廉吏:清廉的官吏。
4. 朝家:朝廷。
5. 诏举:皇帝发布的选拔命令。
6. 千里驾:形容地方的广阔。
7. 百年身:指人的一生。
8. 职业:职责。
9. 游从:交游。
10. 行路:路过的行人。
去完善
赏析
《长沙郡丞丁君挽词》:悼念长沙郡丞丁君的挽诗,赞扬他的清廉品质和工作勤勉。首联强调在当今时代,廉洁奉公的官员依然备受重视;颔联以惋惜之情讲述丁君突然离世的事实,表达对他的怀念;颈联描述他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真诚待人,以及生前与亲友相处时的欢声笑语;尾联表达了对丁君逝后的惋惜,他一生清贫的品质成为世人传颂的佳话。整首诗展示了诗人对丁君的敬意和哀痛,以及对一位清官能吏的敬仰和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长沙郡丞丁君挽词》是南宋诗人张栻创作的一首悼念诗。这首诗是在公元1167年前后创作的,当时张栻正担任长沙郡丞一职。在南宋时期,由于金国入侵中原,战争频繁,国家局势紧张,人民生活困苦。在这个背景下,张栻以官员的身份关注民生,关心时事。
在公元1167年,长沙郡丞丁君不幸离世,这让张栻深感悲痛。他通过这首挽词表达了对丁君的哀悼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在这首诗中,张栻提到了“四郊未得宽战伐,二妙何须赋遂初”,暗示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他对和平的渴望。
此外,张栻还在诗中赞扬了丁君的廉洁奉公和为民造福的精神,认为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官员。这也反映了张栻本人对为官清廉、为民服务的重视,以及他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