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冠子·露花烟草
露花烟草,寂寞五云三岛,正春深。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
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何事刘郎去?信沉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露水晶莹的花朵和烟雾缭绕的草地,春天正在五云三岛之间悄悄降临。容颜在悄然改变,香味仍然能沾染衣襟。竹影稀疏地映在空虚的门槛上,松树却遮住了神秘的醮坛。为什么那位刘郎离我而去呢?我的信心也因此变得沉重。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五云三岛:此指仙女居住的仙境之地。
2. 貌减潜消玉:形容女子因为孤独而容貌逐渐憔悴。
3. 香残尚惹襟:香气残留于衣襟之上。
4. 竹疏虚槛静:竹子稀疏,空寂的栏杆显得宁静。
5. 松密醮坛阴:松树茂盛,遮挡了祭祀时的光线。
6. 何事刘郎去:刘郎是指汉武帝刘彻,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的自喻。
7. 信沉沉:信息杳无音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露花烟草”开篇,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为整首词奠定了基调。接下来描述了五云三岛的景色,将春天深处的美丽展现得栩栩如生。词人通过对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貌减潜消玉,香残尚惹襟”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花朵逐渐凋谢的过程,寓意着青春时光的流逝。这种惋惜之情,体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担忧。
下片则通过对竹林、松树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道士生活的清静与超脱。然而,结尾两句“何事刘郎去?信沉沉”却突然转折,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刘郎在此代指自己,意味着词人在这种寂静的环境中依然无法摆脱世俗的烦恼和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女冠子·露花烟草》是晚唐五代诗人张泌的一首词。据传,张泌曾出入南唐宫禁,后隐居金陵(今江苏南京)。这首诗便创作于这一时期。
当时,李昪建立南唐,号称“南朝”,为五代十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然而,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潜伏着种种矛盾和危机。张泌作为一位有才情的文士,对这一时期的种种社会现象和人生命运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这首词中,张泌通过描绘女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他以露花烟草比喻女子的美貌和青春,但又感叹时光易逝,红颜难驻。这种复杂的情感,既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性的挣扎。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