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长松亭亭满四山,山间乳窦流清泉。洄溪正在此山里,
乳水松膏常灌田。松膏乳水田肥良,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酒熟犹闻松节香。溪边老翁年几许,
长男头白孙嫁女。问言只食松田米,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盛暑大寒冬大温。屠苏宜在水中石,
洄溪一曲自当门。吾今欲作洄溪翁,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罗浮尚有葛仙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巍峨的松树遍布群山之间,山间流淌着清澈的泉水。
在这山中的溪水旁,泉水滋润着土地。
用松脂和泉水灌溉过的田地肥沃且优良,稻苗茁壮成长,颗粒饱满。
丰收的稻米颜色如黄玉般晶莹,米饭熟透后还散发出阵阵松香。
在溪边的老者已是满头白发,他的大儿子也已头发花白,而小女儿也已经出嫁。
他们只吃松树下种植的稻米,没有药物也没有尘世纷扰。
在浯溪石下有许多源泉,夏天温暖冬天却寒冷。
初春的时候适宜饮用屠苏酒,而酒的味道宛如洄溪旁石头的味道。
我也想成为洄溪旁的隐士,有谁愿意和我共度这世外桃源呢?
不要担心山深和人迹罕至,因为这里的幽静正是隐居的理想之地。

去完善
释义
1.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题目中的“洄溪”指的是河流弯曲的地方,这首诗是作者在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时发出的感慨。
2. 元结:唐代文人,字次山,他的诗歌大多以山水田园为主,富有哲理。
3. 长松亭亭满四山:描写了高大的松树遍布整个山谷的景象。
4. 山间乳窦流清泉:乳窦指的是山泉水涌出的地方,这里形容山间清泉流淌的美景。
5. 糜色如珈玉液酒:糜是一种粮食作物,在这里指稻谷;珈是一种佛教饰品,这里是用它的颜色来形容稻谷的颜色;玉液酒是一种美酒,这里是用来比喻稻谷的饱满和光泽。
6. 屠苏宜在水中石:屠苏是一种中草药,这里指的是在水边岩石上生长的屠苏草。
7. 罗浮尚有葛仙翁:罗浮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葛仙翁是道教人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希望归隐山林的愿望。

去完善
赏析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元结
首句“长松亭亭满四山”描绘出山林深处的静谧之境,翠绿的松树宛如天然屏障,将外界喧嚣隔绝开来。而山间流淌的清泉更是让此地显得清新脱俗。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当地人民如何利用这里的资源,他们用松膏和泉水灌溉稻田,使得稻谷饱满且质地优良,可谓是一派世外桃源景象。糜色如同美酒般诱人,而成熟的稻米则散发着松树的清香,令人陶醉。
诗中呈现了一位年长的溪边老翁,他的大儿子已经白头,女儿也已经嫁人。他们生活虽然简朴,但是知足安乐,无病无痛,远离世俗纷扰。
最后诗人以浯溪石下的泉源为例,表达了希望自己能在此地过上像溪边老翁一样宁静生活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说洄溪招退者》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58年。这一年发生了“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民生疾苦。元结在此时期备受战乱困扰,亲身体验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也成为他创作这首诗的重要背景。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元结目睹了这一现实,对朝廷的昏庸无能感到痛惜和愤怒。因此,他创作了这首诗歌,表达了自己渴望与世无争、隐逸江湖的生活愿望。
在诗中,元结以江河为喻,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他用“洄溪”来象征与世隔绝的理想世界,希望那些被朝廷排挤的贤能之士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共同追求心灵的宁静。同时,他也批评了那些热衷名利的人,提醒他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不要被世俗纷争所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