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一
月放冰轮傍绛河,相期宝婺夜经过。
嫦娥不惜宫中桂,乞与天香分外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亮升起在红色的河畔旁,就像是冰轮一样美丽。我们在约定的时间一起欣赏这美景。嫦娥仙子也不吝惜月宫中的桂花,希望能赐予我们更多特别的香气。
去完善
释义
绛河:中国古时的银河别称。
宝婺: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女宿,又称“婺女星”。相传为天上的织女星。
嫦娥:原为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此处以嫦娥代指月宫。
天香:此处指天竺桂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一》是唐代诗人薛映所作,描绘了七夕夜的景色和人们对于牛郎织女的祝福。全诗充满浪漫色彩,富有想象力。
首句“月放冰轮傍绛河”描绘了月圆之夜,明亮的月光洒在银河之上,犹如一轮冰轮悬浮在绛河之畔。这里的“冰轮”指的是明月,而“绛河”则是古人对银河的称谓。这一句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空景象,预示着牛郎织女的相会时刻即将到来。
次句“相期宝婺夜经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之情。“宝婺”是指北极星,这里用来象征牛郎织女相会的地点——鹊桥。这一句意味着诗人在期待着他们在夜空中相逢的时刻,也为接下来的情节铺垫了情感基调。
第三句“嫦娥不惜宫中桂”描绘了嫦娥为了祈求牛郎织女的幸福,不惜舍弃自己月宫中的桂花。这里的“宫中桂”象征着嫦娥的居所——广寒宫,而“不惜”则表达了她对牛郎织女的关爱之情。这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神话传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祝福。
最后一句“乞与天香分外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牛郎织女的相会能够得到更多的天香(即天赐的幸福)。这里的“分外多”意味着诗人认为他们的爱情值得得到更多美好的祝愿。这首诗通过对神话传说的想象和对牛郎织女的期许,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戊申年七夕五绝 其一》,是由南宋著名诗人薛映创作于1248年的七夕节。这首五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遥远星空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在诗人生活的时代,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还较为浅薄,宇宙的神秘性激发了人们对未知的探索欲望。
1248年,正值南宋末期,中原地区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薛映作为一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文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积极参政议政。他的一些诗篇,如本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