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宣城会胜院二首 其一
净刹枕城隅,溪光清且虚。
僧闲对驯鸽,客至数游鱼。
岩气浮川上,林香生雨余。
南云虽可望,长与沃洲疏。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净刹:干净的寺庙;枕城隅:坐落在城市的角落;溪光:溪水反射的光线;清且虚:清澈而明亮;驯鸽:被驯化的鸽子;数游鱼:数数有多少条游动的鱼;岩气:岩石中散发的气息;浮川上:漂浮在河流上方;林香:树林的香气;生雨余:雨后散发出香气;南云:南方的云彩;沃洲:地名,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鉴湖镇。
这座安静的寺庙坐落在这个城市的一角,周围溪水清澈而明亮。和尚们悠闲地观赏着被驯化的鸽子,有客人来时则一起数数游玩的鱼。岩石的气息漂浮在河流上方,树林的香气则在雨后散发出来。虽然可以看到南方的云彩,但这里与沃洲依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去完善
释义
1. 净刹:指佛寺。刹,即梵语“刹多罗”的省称,意为土田,即寺院。这里指的是宣城的会胜院。
2. 城隅:城墙的角落。这里代指城市的一角。
3. 驯鸽:指被人类驯化的鸽子。这里用来形容寺庙的宁静。
4. 数游鱼:数游于水中的鱼儿。这里指在溪流中游玩的鱼。
5. 岩气浮川上:指山间的清新空气漂浮在水面上。
6. 林香生雨余:雨后树林里的香气弥漫。
7. 南云:南边的云彩,这里代指遥远的家乡。
8. 沃洲:位于浙江绍兴的一座山峰,这里用来和宣城相比,表示两地的距离遥远。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宣城会胜院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超脱态度。首句“净刹枕城隅”描述了寺庙的宁静环境与城市的繁华相融,为全诗营造了平和的氛围。接下来“溪光清且虚”则表现出了溪水清澈、光影交织的美景,凸显了环境的静谧。
在“僧闲对驯鸽,客至数游鱼”一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僧人的悠闲与游客的好奇,表现了人们在这个美景中的不同心态。而“岩气浮川上,林香生雨余”两句则形象地描述了山间的雾气弥漫和雨后林木的清新香气,为画面增添了浓厚的自然气息。
最后,“南云虽可望,长与沃洲疏”借景抒情,以南方的云彩喻指理想中的圣地,表达了诗人虽然向往着美好的生活,但他依然能够保持超脱的心态。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生活淡然的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宣城会胜院二首 其一》是宋朝诗人胡宿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1279年间的宋代,也就是所谓的“宋韵”时期。这个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高度的发展,诗歌艺术也达到繁荣的顶峰。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胡宿作为北宋的一位著名文人,曾担任过尚书郎、知制诰等职务。他的一生都在官场浮沉,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他内心仍对世间的名利和纷扰感到无奈和疲惫。这种心境在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这首诗中,胡宿以描绘宣城的会胜院为题,通过对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美好回忆和对现实的感伤,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故土的热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