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翁吟十首 其九
褒斜谷口卧龙翁,量如江海风如虹。不应三顾逢先主,至今千载慕冥鸿。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褒斜谷口有一位如龙般的隐者,他的胸怀宽广如江海,风度翩翩如彩虹。即使他没有在刘备的三次探访中出山,人们至今仍敬仰他的精神品质。

去完善
释义
褒斜谷:古代地名,位于陕西省秦岭北麓的褒水和斜水之间。
卧龙翁:指刘备的谋士诸葛亮,他曾在世时曾被刘备称为“卧龙”。
量如江海:形容诸葛亮的器量宽广,如同江海一样广阔。
风如虹:形容诸葛亮的品质高尚,犹如彩虹般美丽。
三顾:指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助自己成就大业。
先主:指刘备,他是蜀汉的开国皇帝。
千载:千年,指时间长久。
冥鸿:指隐居的贤者,这里比喻诸葛亮。

去完善
赏析
《八翁吟十首 其九》以“褒斜谷口卧龙翁”为起点,展现了一个气度不凡的隐逸形象。而诗人以“量如江海风如虹”来形容这位隐者的气象,意在表达他的人格魅力与才情兼备,既能够如江海一般深沉宽广,又可以如彩虹般光彩夺目。
第三句“不应三顾逢先主”是对诸葛亮命运的感慨。由于孔明得到刘备的三顾茅庐知遇之恩,从此成为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与军事家,成就了千秋伟业。然而,诗人却认为,倘若当初没有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依然可以像那天空中的鸿雁一样被世人所敬仰,因为他在诗词中已经描绘出了卓越的形象。
第四句“至今千载慕冥鸿”则是对诸葛亮的赞誉。即使过去了千年,人们仍然敬仰他的才德和人格,将他视为理想的精神寄托,犹如飞翔在天际的鸿雁。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赞美了诸葛亮这位千古风流人物的超凡品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八翁吟十首 其九》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张载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5年,即北宋时期。
在张载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他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中央官员,但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在被贬期间,张载深切体会到了民间的疾苦,也意识到了政治腐败对国家的影响。因此,他的诗作往往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也比较复杂。当时,北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民生疾苦严重。在这个背景下,张载的诗作往往反映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苦难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