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挽东莱先生 其四

标题包含
挽东莱先生 其四
鼻祖雍熙政,三传寿国医。 至今称巨室,有子号宗师。 白璧埋黄壤,朱门罢素丝。 脊令临祖道,无计驻灵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始祖雍熙年代,三位名医传道受业。 至今仍被称为名门望族,他们的儿子被誉为宗师级人物。 白玉埋在黄土中,朱门不再挂着白色的丝带。 鹡鸰鸟站在祖先的路上,无法挽留逝去的人。
去完善
释义
1. 鼻祖:始祖。这里指孔子的学说。 2. 雍熙:安定和快乐。这里形容孔子学说的繁荣。 3. 三传:三代人。这里指东莱先生及其家族的传承。 4. 寿国医:对医生的美称,这里以东莱先生的医术为例。 5. 巨室:豪门世家。这里指东莱先生家族的地位。 6. 宗师:指在东莱先生家族中的杰出人物。 7. 白璧:指珍贵的玉璧。这里比喻东莱先生的才华。 8. 黄壤:黄土,这里指墓地。 9. 朱门:红漆大门,象征权力和地位。这里指东莱先生家族的辉煌。 10. 素丝:白色的生丝。这里指东莱先生的清高品德。 11. 脊令:水鸟名,善于飞行,喻指东莱先生的弟子。 12. 祖道:祖先的道路,这里指儒家之道。 13. 无计:没有办法。 14. 灵輀:灵车,载运灵柩的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东莱先生的悼念,表现了诗人对其家族和事业的敬仰之情。首联描绘了东莱先生的始祖和子孙们都在雍熙的政治氛围中有所作为,尤其是第三代的寿国医更是声名显赫。颔联则强调了这一家族的地位,因为直到今天,他们仍然被人们尊称为大户人家,而他们的儿子也被誉为宗师级的人物。颈联则用白璧埋黄壤、朱门罢素丝来比喻这位宗师的离去,表达出诗人对他不幸去世的悲痛心情。尾联则以脊令临祖道来表达对东莱先生的哀思,并表示自己无法阻止灵车的离去。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东莱先生的深切悼念和对家族的尊敬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挽东莱先生 其四》是南宋诗人邵度所作的一首悼念诗,创作于宋孝宗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 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较为繁荣,文化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然而,这种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深重的社会矛盾。尤其是士人阶层,他们在追求功名、出人头地的同时,也面临着种种压力与挑战。 邵度在南宋年间曾任官职,他的政治观点倾向于改革派,主张选拔贤能,整顿吏治。然而在官场中,他并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反而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挽东莱先生 其四》,表达了对东莱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感慨。 在这首诗中,邵度通过对东莱先生的赞美,表达了自己对儒家道德伦理的坚守和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同时,他也通过这首诗传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些都反映出邵度作为一个士人的担当精神,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关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