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塘
色香无比出西方,何物妖狐号六郎。
手折一枝聊供佛,前身定是老柴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颜色和香气无与伦比的出现在西方,这是什么神奇的狐狸被称为六郎?
手上拿着一束花来供养佛陀,它的前世一定是一位老者,在柴桑之地修行。
去完善
释义
"莲塘":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莲花盛开的美景,通过对莲花独特美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色香无比出西方":这里的"西方"指的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这句话意味着莲花的美和香飘四溢的品质是其他花朵无法比拟的,即使是在佛教发源地也是如此。
"何物妖狐号六郎":"妖狐"指的是狐狸精,这里用狐狸精比喻莲花;"六郎"是指宋祁诗中的《牡丹图》中的六郎貌,此处的意思是莲花有如六郎般的美丽容貌。
"手折一枝聊供佛":诗人采下一段莲花,以此表达对佛祖的敬仰之心。
"前身定是老柴桑":"柴桑"指的是庐山的一处地方,这里是陶渊明曾隐居过的地方,因此"老柴桑"可理解为指代陶渊明这样的隐士。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诗人猜测自己前世可能是陶渊明的化身。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莲花盛开,香气四溢,仿佛来自天堂。诗人以狐狸精“六郎”的形象来形容荷花的美丽,既表达了对荷花的赞美,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同时,诗人通过“手折一枝聊供佛”的描述,暗示了自己对佛法的敬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提到“前身定是老柴桑”,意味着自己前世可能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以此来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莲塘》是明朝诗人何耕创作的一首描绘夏日莲塘景象的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明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之间。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元朝、明朝和清朝的更迭,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何耕是明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从读书、科举、做官到归隐田园的过程。在他的生涯中,他曾担任地方官员,治理地方政务,后来因为不满官场腐败,辞官回乡,过上了隐居生活。他的诗歌作品多描写田园风光和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表现了他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莲塘》这首诗中,何耕通过对莲塘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夏天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荷花、蜻蜓、蛙声等元素都是夏天乡村常见的景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和谐的田园画卷。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明朝时期农村生活的繁荣景象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