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坡
兰与高人臭味同,含薰聊复待清风。
纷纷萧艾无相笑,尔辈敷荣转眼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兰坡:此处指的是种满兰花的地方。2. 何耕:明代诗人。3. 高人:指德行高尚的人。4. 臭味:这里指的是气味或品质相同。5. 薰:香气。6. 萧艾:指野草。7. 无相笑:相互不嘲笑。8. 尔辈:你们这群。9. 敷荣:开花。10. 转眼空:很快消失。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兰坡为题,表达了对高洁品性的赞美和对世俗纷争的嘲讽。首句“兰与高人臭味同”中的“兰”代表高尚的品质,而“高人”则指具有这种品质的人。诗人认为兰与这些高贵之人有共同的特质,体现了他们之间的共鸣。第二句“含薰聊复待清风”中的“薰”意指香气,表示兰草在等待清风的到来,寓意着君子期待着德行的宣扬和世人的认可。接下来的两句“纷纷萧艾无相笑,尔辈敷荣转眼空”中,“萧艾”指的是世俗的纷扰,而“尔辈”则是指那些追求虚荣、名利的人。诗人通过对比兰花和萧艾,揭示出真正的高尚品质是无法被世俗所动摇的,而那些追求虚名的人终将虚度光阴,一无所得。全诗以此表达了对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世俗纷争的讽刺,同时也传达了一种静待清风、坚守本心的精神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兰坡》是何耕在明代中期的一首古体诗。该诗描绘了诗人位于兰坡的田园隐居生活,表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这首诗歌的创作时间为明正德至嘉靖年间(约公元1517-1567年)。
在何耕所处的时代,明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然而,随着官僚腐败和土地兼并等问题日益严重,许多人开始厌倦世俗纷争,向往田园生活。何耕本人就曾担任官员,但由于对官场的不满,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一人生经历使他对田园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也为他创作《兰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当时的文人墨客普遍崇尚“逸品”,强调艺术作品的超然物外,这也是《兰坡》中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通过对兰坡美景的描绘,何耕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以及他在这种环境下所体会到的宁静与超脱。总的来说,《兰坡》是何耕在特定历史时期和个人经历下创作的一幅田园隐居生活的画卷,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