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重山

标题包含
小重山
月下潮生红蓼汀。浅霞都敛尽,四山青。柳梢风急堕流萤。随波处,点点乱寒星。 别语寄丁宁。如今能间隔,几长亭。夜来秋气入银屏。梧桐雨,还恨不同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居士,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 汪藻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才华横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进士及第,历任州县官职。后...查看更多
Jyöji®
去完善

译文
月光下的潮水涌动在红蓼花旁的岸边。傍晚时分的晚霞完全消失,四周的山峦呈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微风吹过柳树梢头,落下了飞舞的萤火虫。这些萤火虫随着波浪起伏,使得水面上的星星点点仿佛是在寒夜里闪耀的星辰。 临别的叮嘱声显得格外温柔。现如今,我们之间的距离变得如此遥远,好像要经过无数个长亭才能到达彼此。昨夜的秋风萧瑟吹进了银屏般的夜空,带来了一阵阵梧桐叶被雨滴击打的声音,可惜我无法和你一同聆听这美丽的自然乐章。
Jyöji®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红蓼汀:红蓼,一种草本植物,其花呈红色或紫色。汀,水边的平地。 2. 别语寄丁宁:别语,离别的言语。丁宁,叮嘱。 3. 夜来秋气入银屏:银屏,这里指代屏风。
Jyöji®
去完善
赏析
《小重山》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生动婉约的秋日景色,以月色、红蓼、四山、柳梢、流萤等元素构成一幅画面。词中的“随风处,点点乱寒星”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略带寂寥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夜景之中。 整首词的情感表达细腻入微,通过描述别离之情和对未来的担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绪。其中“别语寄丁宁。如今能间隔,几长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也暗示了未来的难以预料。结尾“夜来秋气入银屏。梧桐雨,还恨不同听”则以秋天的景象和雨滴的声音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气氛,使全词充满了忧伤的情绪。
Jyöji®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重山》是宋代文学家汪藻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40年左右,当时南宋与金国正处于战争状态,南宋朝廷被迫求和,而汪藻本人则因直言不讳而遭贬谪。 在这个特殊时期,汪藻亲眼目睹了国家的战乱与屈辱,对于南宋朝廷的懦弱无能深感痛惜。他在词中通过描绘夕阳、晚风、残柳等衰败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愤懑之情。 此外,汪藻在词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尽管身处逆境,但他依然坚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并决心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努力。这种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感染力。
Jyöji®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