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维摩居士赞

标题包含
维摩居士赞
到处毁僧骂佛,知佗有官无官。 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热谩。 只有文殊不肯,吃气出来理问。 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慧远(334年-416年),俗姓贾,字谦之,雁门楼烦(今山西代县)人。东晋时期著名的高僧、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庐山宗师”。 释慧远自幼聪颖过人,博览群书,尤善老庄之学。他年轻时曾游学长安,后出...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维摩居士:指印度佛教传说中的一位居士,名维摩诘。他修成阿罗汉果,弘扬大乘教义,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师大德之一。 2. 释慧远:中国南北朝时期的高僧,曾任长安大庄严寺住持。 3. 到处毁僧骂佛:形容维摩居士对佛法的无畏追求,敢于质疑传统观念。 4. 知佗有官无官:意指知道别人是否被任命为官职。这里的“官”指的是古代印度的政府官员。 5. 善现:即须菩提,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著称。 6. 瞿昙:印度古代的贵族,后来成为释迦族的尊号,这里指释迦牟尼佛。 7. 文殊: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又称文殊师利,象征智慧与善良。 8. 吃气出来理问:指文殊菩萨挺身而出为维摩居士辩护。 9. 遮汉:佛教用语,意为“这个汉子”,指代维摩居士。 10. 口似磉盘:比喻说话时态度强硬,不留情面。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通俗的语言和诙谐的笔调描绘了维摩居士与文殊菩萨的一段对话。诗中的“毁僧骂佛”形象地展现了维摩居士的特立独行和不拘小节。而“知佗有官无官”则暗示了维摩居士对世事的洞悉,以及他对于世俗地位的蔑视。接下来的“善现屡遭呵责,瞿昙也被热谩”则进一步表现了维摩居士的无畏无惧,敢于挑战传统和权威。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出现的“只有文殊不肯,吃气出来理问”这一句,将文殊菩萨的形象塑造得生动活泼,表现出他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对师兄维摩居士的关爱之情。最后一句“遮汉自知无理,当时口似磉盘”则以诙谐的笔触收束全篇,表达了诗人对维摩居士和文殊菩萨的敬意和赞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维摩居士赞》是中国古代诗人释慧远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唐代。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维摩居士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在诗中,作者通过对维摩居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在这个时期,唐朝正处于繁荣昌盛的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方面,佛教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释慧远作为一名佛教僧侣,他的诗歌创作受到了佛教思想的深刻影响。 在此期间的作者人生经历颇为丰富,他自幼便进入佛门修行,潜心研习佛法。他曾游历各地,广交文友,参加各类文学活动。他的诗歌作品以佛教题材为主,展现了他对佛教教义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