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六

标题包含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六
东风疑不到窗纱,惊见盆桃尽着花。郎意岂胜春意荡,远游亦合暂还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似乎没有拂过窗户的帘子,令人惊讶地发现盆栽的桃花已经全部盛开。你的情意怎能胜过这盎然的春意,远方的游历也适宜暂时回家看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东风:春风。 2. 窗纱:窗户上的纱帘。 3. 盆桃:种植在盆中供观赏的桃树。 4. 着花:开花。 5. 郎意:男子的情意。 6. 春意荡:春天的气息四处飘荡。 7. 远游:远行出游。 8. 合:应该。 9. 暂:短暂地,暂时地。 10. 还家:回家。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桃花盛开作为春天的象征,借物寓意地表现出女性的思君之情。“东风疑不到窗纱”表达出春天到来却未能感受到温暖的氛围,暗示了女主人在等待爱人归来的心情始终未被满足。接下来的“惊见盆桃尽着花”,描写看到桃花盛开的场景,“尽着花”意味深长,暗含希望和失望的交织。诗人又用“郎意岂胜春意荡”设问,引发思考:是春风比不过男子的爱,还是男子的心不如春风般温暖持久?通过这一提问,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自己感情的疑惑与不安。结尾两句“远游亦合暂还家”则说明即使漂泊在外,也应暂且回家安慰亲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深深地透露出女子对于爱情、亲情的渴望与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六》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朱升。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明朝初期,这个时期战乱刚刚平息,社会开始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朱升作为当时的一位士人,对于民间的疾苦和妇女的哀怨有着深刻的体会。 在诗中,朱升描述了一位年轻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的心情。这位女子的丈夫可能因为战乱或者生计而远走他乡,她在家中日夜思念,期待丈夫的归来。这种心情反映了明朝初年许多家庭的现实状况,也表现了朱升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从时代背景来看,明朝初期,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但由于长期的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困苦。同时,明朝初年的社会风气也比较保守,男女之间的交往受到严格的限制,这也就使得像诗中描写的这种离别之情更加深重。 朱升在创作这首诗时,正是他关注民生、关心百姓疾苦的时期。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这些处于困境中的妇女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出他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