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一
一别刘郎万里遥,少年背我暗魂消。屋檐初日喧黄口,拥被孤眠又一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分别之后,与刘郎相隔千里,少年时期的往事令人黯然销魂。清晨阳光照进屋檐,小燕子的叫声此起彼伏,而我却独自在床上度过又一个难熬的夜晚。
去完善
释义
1. 刘郎:即诗人所称的自己,因为诗的题材是托他人之口而表达的相思之情。
2. 少年:这里指女子的丈夫或者情人。
3. 背我:疏远我,离开我。
4. 暗魂消:内心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5. 屋檐初日喧黄口:黄口,新燕也。描绘出春天的景色,意味着春日已到,生命又进入了新的季节。
6. 拥被孤眠又一宵:描述女子独自在房中度过一夜的场景。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离别之情和思念之深的诗。开篇“一别刘郎万里遥”便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离别。诗人用“刘郎”作为象征,表达了与所爱之人相隔万里的距离感,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分离的无奈。
接着,“少年背我暗魂消”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心理变化。诗人以“少年”自喻,表达了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而“暗魂消”则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哀愁。这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一种强烈的悲剧色彩。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屋檐初日喧黄口”描绘了清晨阳光照在屋檐上的景象,以及鸟儿的鸣叫声。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喧”字,使读者感受到春天的热闹气氛,从而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寂寞。同时,“黄口”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暗示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一句“拥被孤眠又一宵”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描绘。诗人独自躺在床上,听着窗外的鸟鸣,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熬的夜晚。这里,“又一宵”一词表现出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强调了诗人对离别的无奈和痛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之后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一》是明代诗人朱升创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这个时期,明朝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
在这个阶段,朱升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年轻时曾考取进士,历任知县、御史等官职。后因直言敢谏触怒皇帝而被贬谪。晚年回到家乡,寄情山水,潜心著述。这一系列的人生际遇使他对社会的关注更加深切,对民生疾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此外,明朝嘉靖年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明朝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科技文化取得不少成果。但与此同时,宦官权力逐渐崛起,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加剧。这些时代背景使得朱升在面对人生波折时,能够以更加冷静的眼光看待社会现实,从而创作出这首寓意深刻、感人至深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