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五
一春芳事在青郊,红杏将花豆蔻苗。嬉伴昨宵相约定,谁知痴雨打花朝。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日里的美好时光都在郊外度过,红色的杏花和豆蔻般的嫩苗相得益彰。昨天晚上还约好了一起嬉戏玩耍,谁知道今天早上却下起了这场伤感的雨,花朵都纷纷被打落下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一春:整个春天。
2. 芳事:指春天的美好景色。
3. 青郊:泛指城郊的田野。
4. 红杏:红色的杏花。
5. 豆蔻苗:指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
6. 嬉伴:游玩嬉戏的朋友或伙伴。
7. 昨夜:昨天夜里。
8. 相约:互相约定。
9. 谁知:不料想。
10. 痴雨:形容缠绵不断的细雨。
11. 花朝:即花朝节,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二月十二日举办。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春闺怨为主题,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一春芳事在青郊”描述了春天里大自然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红杏将花豆蔻苗”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意浓重的景象,红杏、豆蔻都是春天的象征,展现了春天的魅力。
然而,诗人接下来笔锋一转,用“痴雨打花朝”描绘出雨天打破人们期待的画面,使原本美好的景象变得阴沉压抑。这种天气的变化无疑给人们的感情带来一丝惆怅。同时,“谁知”也透露出诗人的无奈和失落,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忧伤的氛围。
全诗通过对比春天的美好与阴雨的破坏,表达了诗人在面对感情波折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担忧。而这种情感的处理使得诗歌更具深度,体现出诗人敏锐的情感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代人作春闺怨十首 其五》是明代诗人朱升所作的一组抒怀诗。这组诗创作于明朝初年,正值国家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朱升已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大儒,他在元朝末年的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但在朱元璋崛起后,却得到了重用。朱升经历了战乱和国家的重建,对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了解。他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女子的哀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妇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家庭团圆的渴望。
在明朝初年,由于战争的破坏和社会动荡,许多家庭的成员被迫分离,这种思妇之情在当时非常普遍。朱升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女子思念丈夫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聚的期盼。
去完善